先生嘗自言,多類竹垞翁。翁年八十二,吾壽將毋同。
又言已八十,尚目明耳聰。齒牙殊堅牢,步履追兒童。
飲啖亦不弱,精氣神完充。祇應無病死,一去如飄風。
竊未此戲言,何足掛深衷。去冬偶侍側,談笑方從容。
先生遽伸手,要驗脈實松。大限恐將至,欲逃其何從。
余謂得天厚,凌霜萬年松。豈比桃李姿,顏色徒春秾。
東風雖似虎,老子尚猶龍。夫子方自豪,胡為憂龍鐘。
果然每相見,氣象尤昌豐。一飲常盡杯,聲響如宏鐘。
口講與指畫,發瞆兼振聾。千里閩海見,來往猶秋鴻。
暑假例一歸,小別當重逢。何期一電來,泰山頹蒼穹。
先生昔所言,一一符其蹤。同時蘆溝橋,蝦夷正來攻。
殺機一朝發,妖氛彌長空。赤地幾千里,烈焰天為虹。
可憐無辜民,多少膏刀鋒。先生早安歸,真壽考善終。
細思驗來歷,定列星辰中。既享世間名,還居神仙宮。
理達可勿哭,恩深痛何窮。軼事記我哀,寧論拙與工。
哭石遺詩三十韻。近現代。馮振。 先生嘗自言,多類竹垞翁。翁年八十二,吾壽將毋同。又言已八十,尚目明耳聰。齒牙殊堅牢,步履追兒童。飲啖亦不弱,精氣神完充。祇應無病死,一去如飄風。竊未此戲言,何足掛深衷。去冬偶侍側,談笑方從容。先生遽伸手,要驗脈實松。大限恐將至,欲逃其何從。余謂得天厚,凌霜萬年松。豈比桃李姿,顏色徒春秾。東風雖似虎,老子尚猶龍。夫子方自豪,胡為憂龍鐘。果然每相見,氣象尤昌豐。一飲常盡杯,聲響如宏鐘。口講與指畫,發瞆兼振聾。千里閩海見,來往猶秋鴻。暑假例一歸,小別當重逢。何期一電來,泰山頹蒼穹。先生昔所言,一一符其蹤。同時蘆溝橋,蝦夷正來攻。殺機一朝發,妖氛彌長空。赤地幾千里,烈焰天為虹。可憐無辜民,多少膏刀鋒。先生早安歸,真壽考善終。細思驗來歷,定列星辰中。既享世間名,還居神仙宮。理達可勿哭,恩深痛何窮。軼事記我哀,寧論拙與工。
馮振(1897.5.10-1983.3.13),知名的教育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詩人。1917年起先后在廣西梧州中學、北流中學、容縣中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江蘇教育學院、正風文學院、上海暨南大學、大夏大學和交通大學任教師、教務主任、教授和校長。1949年后,擔任廣西南寧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前身)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文學院教授、名譽系主任,桂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等職。1983年3月13日在廣西師大病逝,終年86歲。 ...
馮振。 馮振(1897.5.10-1983.3.13),知名的教育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詩人。1917年起先后在廣西梧州中學、北流中學、容縣中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江蘇教育學院、正風文學院、上海暨南大學、大夏大學和交通大學任教師、教務主任、教授和校長。1949年后,擔任廣西南寧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前身)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文學院教授、名譽系主任,桂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等職。1983年3月13日在廣西師大病逝,終年86歲。
送許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明代。李舜臣。 愛子窺顏色,趨庭問所思。望中云共遠,階下草方滋。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癸酉次韻新春試筆十首酬友人 其十。明代。趙完璧。 揮灑憑誰共好春,青云何幸挹詩人。十分佳句凝清聽,大歷風流亦迫真。
點絳唇 其七 秋暮旅懷柬翼蒼。清代。曹爾堪。 衰草重岡,雁燈吹滅諸陵火。誰家菊朵,開近扶風左。無限悲秋,難覓江淮舵。耽枯坐,閑門深鎖,紅葉堆中我。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歌聲依谷響,酒興得山寬。別后空馀此,扁舟破夜瀾。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凄凄葦花白。
桃源縣送顏以仁回鼎城。明代。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征鴻落寒音,微波汎晴淥。悠悠負芳辰,耿耿企旸谷。臨分致深情,炯若佩瓊玉。人生重天倫,朋友非外屬。渺予尚真率,虛偽悲世俗。采采湘浦蘭,猗猗鼎城竹。行將往從之,一浣延覽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