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云低。是殘暑漸消,涼意初至。翠簾燕去,覺商飆天氣。凝華吹、動繡額,乍殿閣、金莖風細。夜雨籠微陰,滿綺窗、疏影響清吹。
輕颸嫩細透衣。想宵長漏遲,香動羅袂。戲曾計日,憶賓鴻來期。杯盤排備宴適,乍好景、心情先喜。待淡月疏煙里,試尋巖桂蕊。
雁侵云慢(詠題)。宋代。曹勛。 曉云低。是殘暑漸消,涼意初至。翠簾燕去,覺商飆天氣。凝華吹、動繡額,乍殿閣、金莖風細。夜雨籠微陰,滿綺窗、疏影響清吹。輕颸嫩細透衣。想宵長漏遲,香動羅袂。戲曾計日,憶賓鴻來期。杯盤排備宴適,乍好景、心情先喜。待淡月疏煙里,試尋巖桂蕊。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
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采桑。唐代。王建。 鳥鳴桑葉間,綠條復柔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長長鉤。黃花蓋野田,白馬少年游。所念豈回顧,良人在高樓。
次韻吳學錄春日山中雜興七首 其一。明代。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擬古雜詩三首 其一。明代。黎遂球。 遠與君別者,昨日已今日。迢迢萬馀里,歸期安可必。盜賊多殺人,兵氣天地黑。昨日我出門,卜筮俱云吉。不愁饑餓死,但恐隔異域。傍人定相笑,信誓嗟何及。人生非鹿麋,孰與不交識。夜夢各相見,晚食各努力。
赴昆山悼顧武祥。明代。皇甫汸。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寧云似舅賢。
春日郊行。唐代。王翰。 林外鳩鳴客夢殘,起來隨意岸青綸。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霽云頭露遠山。野寺秾花飛蛺蝶,高岑喬木囀綿蠻。杖挑二百青錢在,擬買村醪一醉還。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同袍才俊雕零盡,茍活人間只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