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船一鉅魚,櫓柁乃尾鬣。當其淵水深,棹弱不救乏。
故令施航后,前與棹力合。濟川具有五,此物乃其甲。
一聲天際來,欸乃中流發?;蚋〈蠛訓|,并岸行若狎。
終朝臥舷間,蘭槳但空插。緬懷剡木皇,智創萬古法。
江船二詠 其二 櫓。元代。王惲。 江船一鉅魚,櫓柁乃尾鬣。當其淵水深,棹弱不救乏。故令施航后,前與棹力合。濟川具有五,此物乃其甲。一聲天際來,欸乃中流發?;蚋〈蠛訓|,并岸行若狎。終朝臥舷間,蘭槳但空插。緬懷剡木皇,智創萬古法。
王惲。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諫臣。
將別潁叟弟。宋代。蘇泂。 兄弟無聊各數年,東堂猶喜聚炊煙。悠然汝更尋靈照,別后吾知憶惠連。擊汰便應從櫓外,看書誰與共燈前。明朝不待冬冬鼓,只有關門及早眠。
宿閔口畢氏三絕 其二。明代。程敏政。 秀水城東學士阡,寸心常繞瓣香前。聞君當日曾相見,屈指流光二十年。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唐代。王建。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向前,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嚙尸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舟沉身死悔難追。公無渡河公自為。
伍牧。元代。張翥。 苦戰勤王事,精魂泣鬼雄。壞城兵氣黑,遺鏃血花紅。故老談亡國,明時錄死忠。長吟一搔首,落日鳥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