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情
殘月下西樓,覺微寒輕透衾裯。華胥一枕足彎跧覺,藍橋路遠,玉峰煙漲,銀漢云收。
【幺】天付兩風流,翻成南北悠悠,落花流水人何處?相思一點,離愁幾許,撮上心頭。
【荼蘼香】記得初相守,偶爾間因循成就,美滿效綢繆。花朝月夜同宴賞,佳節須酬,到今一旦休。常言道好事天慳,美姻緣他娘間阻,生拆散鸞交鳳友。
【幺】坐想行思,傷懷感舊,各辜負了星前月下深深咒。愿不損,愁不煞,神天還佑。他有日不測相逢,話別離情取一場消瘦。
【好觀音煞】與怪友狂朋尋花柳,時復間和哄消愁。對著浪蕊浮花懶回首,怏怏歸來,原不飲杯中酒。
【尾】對著盞半明不滅的孤燈雙眉皺,冷清清沒個人瞅,誰解春衫紐兒扣?
【大石調】青杏子。元代。關漢卿。 離情殘月下西樓,覺微寒輕透衾裯。華胥一枕足彎跧覺,藍橋路遠,玉峰煙漲,銀漢云收。【幺】天付兩風流,翻成南北悠悠,落花流水人何處?相思一點,離愁幾許,撮上心頭。【荼蘼香】記得初相守,偶爾間因循成就,美滿效綢繆。花朝月夜同宴賞,佳節須酬,到今一旦休。常言道好事天慳,美姻緣他娘間阻,生拆散鸞交鳳友。【幺】坐想行思,傷懷感舊,各辜負了星前月下深深咒。愿不損,愁不煞,神天還佑。他有日不測相逢,話別離情取一場消瘦。【好觀音煞】與怪友狂朋尋花柳,時復間和哄消愁。對著浪蕊浮花懶回首,怏怏歸來,原不飲杯中酒。【尾】對著盞半明不滅的孤燈雙眉皺,冷清清沒個人瞅,誰解春衫紐兒扣?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
關漢卿。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偈頌七十二首。宋代。釋祖欽。 洪蒙未判絕疏親,畢竟難將事理分。夜半正明還不露,金剛腦后鐵昆侖。
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宋代。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包藏霜雪姿,隱忍苔蘚痕。其傍茁小草,同出東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籜殊未掀。歲寒兩何如,一笑凝詩魂。
牡丹百詠 其十。明代。張淮。 紅玉肌容艷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后猶傾國,點額風前欲喚人。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
次湯士美送蔡季任韻寄士美二首 其一。宋代。周孚。 君才元落落,吾語只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