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情
殘月下西樓,覺微寒輕透衾裯。華胥一枕足彎跧覺,藍橋路遠,玉峰煙漲,銀漢云收。
【幺】天付兩風流,翻成南北悠悠,落花流水人何處?相思一點,離愁幾許,撮上心頭。
【荼蘼香】記得初相守,偶爾間因循成就,美滿效綢繆。花朝月夜同宴賞,佳節須酬,到今一旦休。常言道好事天慳,美姻緣他娘間阻,生拆散鸞交鳳友。
【幺】坐想行思,傷懷感舊,各辜負了星前月下深深咒。愿不損,愁不煞,神天還佑。他有日不測相逢,話別離情取一場消瘦。
【好觀音煞】與怪友狂朋尋花柳,時復間和哄消愁。對著浪蕊浮花懶回首,怏怏歸來,原不飲杯中酒。
【尾】對著盞半明不滅的孤燈雙眉皺,冷清清沒個人瞅,誰解春衫紐兒扣?
【大石調】青杏子。元代。關漢卿。 離情殘月下西樓,覺微寒輕透衾裯。華胥一枕足彎跧覺,藍橋路遠,玉峰煙漲,銀漢云收。【幺】天付兩風流,翻成南北悠悠,落花流水人何處?相思一點,離愁幾許,撮上心頭。【荼蘼香】記得初相守,偶爾間因循成就,美滿效綢繆。花朝月夜同宴賞,佳節須酬,到今一旦休。常言道好事天慳,美姻緣他娘間阻,生拆散鸞交鳳友。【幺】坐想行思,傷懷感舊,各辜負了星前月下深深咒。愿不損,愁不煞,神天還佑。他有日不測相逢,話別離情取一場消瘦。【好觀音煞】與怪友狂朋尋花柳,時復間和哄消愁。對著浪蕊浮花懶回首,怏怏歸來,原不飲杯中酒。【尾】對著盞半明不滅的孤燈雙眉皺,冷清清沒個人瞅,誰解春衫紐兒扣?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
關漢卿。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寄檢法奉議。宋代。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次韻玉汝謝橘。明代。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再題翠云山房。。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如是契靜悟,終古大圓鏡。
困酒入訶林留宿自公房。明代。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別家后次飛狐西即事。唐代。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