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首陽薇,皎皎孤竹子。求仁亦何怨,清風千萬祀。
昌黎述玄圣,雄文劇頌美。偉哉青社書,感激有深旨。
列宿麗寒旻,群鴻戲秋水。李侯信卓犖,不惜百金市。
分符守吳會,開緘授云耳。故物傳衛公,遺璧歸孔氏。
一玩三嘆息,當思繼前軌。
敬題范文正公所書伯夷頌卷尾。元代。汪澤民。 青青首陽薇,皎皎孤竹子。求仁亦何怨,清風千萬祀。昌黎述玄圣,雄文劇頌美。偉哉青社書,感激有深旨。列宿麗寒旻,群鴻戲秋水。李侯信卓犖,不惜百金市。分符守吳會,開緘授云耳。故物傳衛公,遺璧歸孔氏。一玩三嘆息,當思繼前軌。
(1273—1355)寧國宣城人,字叔志,號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進士。授岳州路同知,歷南安、信州、平江三路總管府推官,治獄明敏。調兗州知州,除國子司業,與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遷集賢直學士,尋以禮部尚書致仕。與張師愚合編有《宛陵群英集》。卒謚文節。 ...
汪澤民。 (1273—1355)寧國宣城人,字叔志,號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進士。授岳州路同知,歷南安、信州、平江三路總管府推官,治獄明敏。調兗州知州,除國子司業,與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遷集賢直學士,尋以禮部尚書致仕。與張師愚合編有《宛陵群英集》。卒謚文節。
鳳凰臺。宋代。任希夷。 只為羊車巒靚妝,會皇合殿燭無光。宮中不解嫁鸚鵡,臺上安能來鳳凰。
開河待閘苦熱。明代。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波搖云夢通具區,地接蓬萊與方丈。何似黃塵千尺高,脫巾群飲總稱豪。銀床玉井無由覓,赤腳層冰何處逃。徒聞東郡泉千派,不濟南湖水一篙。臨流欲渡還晞發,待看西巖吐新月。萬貫誰纏鶴背輕,一蓬自笑鳩巢拙。人間合有清涼方,半捲湘簾坐超忽。君不見陶潛釀秫,兩疏賜金。罹此毒熱,聽我吳吟。
白菊 其四。。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頌古十首。宋代。釋普巖。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更深欹枕夢何處,兩峰清霜曉未收。
寄吳信叟。宋代。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