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饒望族,自宋世德茂。鶴林臥麟岡,山脈萃芝秀。
篤生侍御公,猶坰在天廄。襁抱器太父,青佩齒國胄。
諸經內淪浹,百氏旁研究。鸞鳳暫枳棲,鴛鷺尋羽簉。
冰銜十職館,相府六衣繡。薦掌西曹兵,雨聽南垣漏。
灤京侈篇翰,海岳肅籩豆。太子端本時,古傳躬口授。
遂致問龍寢,罔或爽雞候。江東遭亂去,吳下為時救。
非同使尉佗,常存諭廷湊。時將巨寓公,垂白竟拂袖。
朝廷整風紀,堅志起不復。嘉魚兼莼菰,小塢矗巖岫。
短筇杖瑯然,消搖幾心噣。齊云樓始毀,承露盤既仆。
新亭對泣暮,錦衣獨歸晝。祿賜無嬴金,鄉飲惟醇酎。
含凄歌《黍離》,委順正丘首。孔戣真伯仲,張綱孰先后。
逢也楚狂人,頻年展良覯。拙詩序高父,家訓贊大籀。
楷書《河清頌》,儼若臨九奏。興來赫
故南臺侍御史周公挽辭。元代。王逢。 周氏饒望族,自宋世德茂。鶴林臥麟岡,山脈萃芝秀。篤生侍御公,猶坰在天廄。襁抱器太父,青佩齒國胄。諸經內淪浹,百氏旁研究。鸞鳳暫枳棲,鴛鷺尋羽簉。冰銜十職館,相府六衣繡。薦掌西曹兵,雨聽南垣漏。灤京侈篇翰,海岳肅籩豆。太子端本時,古傳躬口授。遂致問龍寢,罔或爽雞候。江東遭亂去,吳下為時救。非同使尉佗,常存諭廷湊。時將巨寓公,垂白竟拂袖。朝廷整風紀,堅志起不復。嘉魚兼莼菰,小塢矗巖岫。短筇杖瑯然,消搖幾心噣。齊云樓始毀,承露盤既仆。新亭對泣暮,錦衣獨歸晝。祿賜無嬴金,鄉飲惟醇酎。含凄歌《黍離》,委順正丘首。孔戣真伯仲,張綱孰先后。逢也楚狂人,頻年展良覯。拙詩序高父,家訓贊大籀。楷書《河清頌》,儼若臨九奏。興來赫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王逢。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天順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請十三日又請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師舟中賦七首 其五。明代。薛瑄。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宦情似水年來淡,鄉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別后與趙元默言懷四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同學張陳子,干戈竟相侵。去去請息交,鷗盟蚤當尋。鐘期或未死,吾且囊吾琴。
春伯邸樓次韻十哥所題。宋代。韓淲。 樓陰入清湖,南風渡歌鼓。旅夢不自持,悠揚定何許。醒來疏雨過,兩目隘泥土。慮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戶。
念奴嬌。清代。周之琦。 五湖空約,為迷津、翻學鴟夷生計。釣艇漁舟頻喚取,替卻駪駪征騎。蕙帶徐搴,蓀橈緩蕩,萬頃玻璃碎。青溪幾折,晚風吹夢無際。當日跨鳳偕歸,玉尊雙飲,笑語篷窗倚。一綠鴛波依舊好,誰念羈禽身世。帝子貞筠,靈均香草,況是埋憂地。楚騷歌罷,水天何限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