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劍匣豐城,曾受張華識。一璧藏荊山,亦被卞和得。
世之劍璧寧無多,不遇張卞將如何。送君之行無可贈,感激往事揚高歌。
君之利器不事磨,君之瑩潔何庸摩。徒然拓落歸前道,棄置深山掩綠蘿。
綠蘿綠蘿汝本無情物,瑟瑟秋風輕自拂。自從四皓守商顏,久矣豪雄多沒汨。
飲君酒,送君行。造物甚乳虎,壯者誰能攖。風號萬葉震,水激幽澗鳴。
饑殺金鳳皇,落盡梧桐樹。肯雜枳棘林,枉觸鴟梟怒。
濁潔各有懷,彼此詎相顧。送君之行當日暮,一聲白鶴橫空度。
此調祇可令君知,道上逢人慎勿吐。
再別孫無撓。明代。韓上桂。 雙劍匣豐城,曾受張華識。一璧藏荊山,亦被卞和得。世之劍璧寧無多,不遇張卞將如何。送君之行無可贈,感激往事揚高歌。君之利器不事磨,君之瑩潔何庸摩。徒然拓落歸前道,棄置深山掩綠蘿。綠蘿綠蘿汝本無情物,瑟瑟秋風輕自拂。自從四皓守商顏,久矣豪雄多沒汨。飲君酒,送君行。造物甚乳虎,壯者誰能攖。風號萬葉震,水激幽澗鳴。饑殺金鳳皇,落盡梧桐樹。肯雜枳棘林,枉觸鴟梟怒。濁潔各有懷,彼此詎相顧。送君之行當日暮,一聲白鶴橫空度。此調祇可令君知,道上逢人慎勿吐。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夜寒起坐待旦。宋代。陸游。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晨炊黃岡望海。宋代。楊萬里。 望中雪嶺界天橫,雪外青瑤甃地平。白底是沙青是海,卷簾看了卻心驚。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歸金華二十五首 其九。明代。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摘星嶺。宋代。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海上雜詩 其一。。汪精衛。 朝暉流影入云羅,盡熨風紋似鏡磨。一種清明和悅意,欲將坦蕩托微波。
題許宜之三詩卷 其二 文會堂。元代。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