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文堂前花滿枝,風物四時春更宜。
前年三月宴客時,坐上才杰皆能詩。
眾中獨許姑蘇客,千里江山貯胸臆。
醉來意氣為傾倒,寫出層層好山色。
素屏十尺粉堊鮮,千巖萬嶂含春煙。
客子疑行灞橋路,人家似住武陵源。
山僧投寺亂松里,山下鳥啼人未起。
柴扉日出扃薜蘿,漁網波生撒江水。
楚水湘云互蔽虧,渚宮隔岸遙霏微。
東崦晴嵐西崦雨,何處長歌樵子歸。
亭下流泉春浩浩,上有居人往來道。
相過總是看山來,衣冠雖別情皆好。
主人愛玩不下堂,清晨掃地坐焚香。
晴看似見孤云起,莫對疑聞細草芳。
夫君平生于我厚,記君新吟常在口。
長干一去無尺書,謾對此圖嗟妙手。
一從作吏此事廢,從前畫癖今除否。
遙知紫陌紅塵下,每為云山一回首。
人生適意在杯酒,萬事浮云亦何有。
君乎何日歸去來,畫里青山待君久。
沈氏宜春堂屏徐給事賁所畫春云疊嶂。明代。張羽。 休文堂前花滿枝,風物四時春更宜。前年三月宴客時,坐上才杰皆能詩。眾中獨許姑蘇客,千里江山貯胸臆。醉來意氣為傾倒,寫出層層好山色。素屏十尺粉堊鮮,千巖萬嶂含春煙。客子疑行灞橋路,人家似住武陵源。山僧投寺亂松里,山下鳥啼人未起。柴扉日出扃薜蘿,漁網波生撒江水。楚水湘云互蔽虧,渚宮隔岸遙霏微。東崦晴嵐西崦雨,何處長歌樵子歸。亭下流泉春浩浩,上有居人往來道。相過總是看山來,衣冠雖別情皆好。主人愛玩不下堂,清晨掃地坐焚香。晴看似見孤云起,莫對疑聞細草芳。夫君平生于我厚,記君新吟常在口。長干一去無尺書,謾對此圖嗟妙手。一從作吏此事廢,從前畫癖今除否。遙知紫陌紅塵下,每為云山一回首。人生適意在杯酒,萬事浮云亦何有。君乎何日歸去來,畫里青山待君久。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張羽。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種竹月馀稍覺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韻慰之 其一。明代。王紱。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慮獄江州晚出潯陽門。宋代。陳舜俞。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過嶺已憐云滿{革登},穿林寧恨露沾衣。自慚訪道來何晚,便好尋真去不歸。本迕朝廷無補報,名山猶幸許相依。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紫微舊刻蘭堂閟,朱字新牌藝院題。更識訓詞深厚意,言成膏澤惠編齊。
賦得瓊島春云送戴廷禮還鄉。明代。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