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嚴祀典,大孝極尊親。太室躬臨祼,先陵復遣臣。
九重頒命曉,一節渡江春。豐沛真王地,枌榆舊社民。
駿奔祗事早,齋宿省躬頻。殿闕風云盛,楸梧雨露新。
陳兵森虎豹,清道表麒麟。列岫天垂障,長淮地涌紳。
潛光騰白璧,盛德琢蒼珉。閉匠嗟秦侈,除瘐識漢仁。
玄堂存秘器,玉座仰清塵。億載靈如在,元正禮再申。
加籩時物備,奉俎大牲陳。祝嘏傳多祚,余膰及眾賓。
獻酬神惠浹,醉飽圣恩均。風雪催歸蓋,江湖戀帝宸。
大郊期不遠,言邁敢逡巡。
元日曉祀。明代。張羽。 皇明嚴祀典,大孝極尊親。太室躬臨祼,先陵復遣臣。九重頒命曉,一節渡江春。豐沛真王地,枌榆舊社民。駿奔祗事早,齋宿省躬頻。殿闕風云盛,楸梧雨露新。陳兵森虎豹,清道表麒麟。列岫天垂障,長淮地涌紳。潛光騰白璧,盛德琢蒼珉。閉匠嗟秦侈,除瘐識漢仁。玄堂存秘器,玉座仰清塵。億載靈如在,元正禮再申。加籩時物備,奉俎大牲陳。祝嘏傳多祚,余膰及眾賓。獻酬神惠浹,醉飽圣恩均。風雪催歸蓋,江湖戀帝宸。大郊期不遠,言邁敢逡巡。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張羽。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送欽禪人游岳。宋代。釋月澗。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參訪。虛空開笑口,猿鶴增悲悵。我昔乘天風,絕頂倚藤杖。群山如子來,萬境供一望。至今清夜夢,吟嘯煙云上。道人膽氣粗,一葉吞湘浪。欲識活祖師,告君語非妄。綠苔裹斷磚,便是南岳讓。
放言十首。宋代。黃庭堅。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當吾無事時,此豈不我娛。喬木好鳥音,天風韻虛徐。遐心游四海,萬里不須臾?;厥坠乓鹿?,荊樊老丘墟。欲付此中意,歸翻蟲蠹書。短生憂不足,此道樂有余。
古大夫宅下馬石歌。清代。丘逢甲。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鑄鎮宅錢。古錢出土銅銹紫,留與后人知宅址。錢鑄何年石能語,此石不刻黨人碑,又不貢筑艮岳兼花移。大夫五馬何逶迤?留題七星巖石方來歸。大夫歸來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塵時。當國者誰蔡太師。吁嗟時事已可知。大夫下馬心應悲,朝更代改宅何有?大夫名在馬骨朽。惟有此石長不刓,大書深刻苔花寒。摩挲欲具袍笏拜,當作到氏奇礓看。
孫臏。元代。胡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救韓示怯戰,減灶功乃成。馬陵書大木,弩發如流星。跛鱉信千里,刑馀安可輕。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無一語及淵明長房舊事鞠茱。宋代。楊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紉芳蘭。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吳茱味苦辛,奚亦登君盤。囊紗縈臂玉,恍記汝南山。黃鵠招不來,仙子何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