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塵啟弊篋,忽覽故人詩。撫跡疑若存,驚逝杳難追。
憶昔吳苑游,文采眾所推。名談析妙理,華襟吐芳詞。
子時僑城北,高齋臨清池。焚蘭延佳月,對酒彈清絲。
誰云茲夕歡,乃為千載期。冥漠游魂遠,凄涼親翰遺。
墨塵尚流馥,紙弊猶含滋。玩此涂灑澤,想君哦詠時。
華章未及報,厚意良已虧。收竟一長慟,林風響余悲。
想當寫寄日,茲感君詎知。
于書簏中得吹臺所寄詩遺稿。明代。張羽。 拂塵啟弊篋,忽覽故人詩。撫跡疑若存,驚逝杳難追。憶昔吳苑游,文采眾所推。名談析妙理,華襟吐芳詞。子時僑城北,高齋臨清池。焚蘭延佳月,對酒彈清絲。誰云茲夕歡,乃為千載期。冥漠游魂遠,凄涼親翰遺。墨塵尚流馥,紙弊猶含滋。玩此涂灑澤,想君哦詠時。華章未及報,厚意良已虧。收竟一長慟,林風響余悲。想當寫寄日,茲感君詎知。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張羽。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同崔太史張侍御飲周都閫亭子。明代。何景明。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隊回。碧沙沾細雨,白日映輕雷。已并花邊駿,難孤竹下杯。良宵可乘興,歸騎莫頻催。
警世。近現代。林豪。 黑心人有馬兒騎,豈可人無得意時。怕者不來來不怕,疑人莫用用不疑。蝦蟆想吃天鵝肉,老虎要吞蝴蝶兒。善惡到頭終有報,得便宜是失便宜。
晚登連天觀望越臺山。宋代。楊萬里。 暮山如淡復如濃,煙拂山前一兩重。山背更將霞萬疋,生紅錦障褁青峰。
青山寺。宋代。尤袤。 崢嶸樓閣插天開,門外湖山翠作堆。蕩漾煙波迷澤國,空蒙云氣認蓬萊。香銷龍象輝金碧,雨過麒麟剝翠苔。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