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池斗墨飛云煙,樓前迅灑舂容篇。主司撫卷賞才美,況乃奧學窮先天。
江蛾云際顰黯然,忽看翠展雙嬋娟。川靈錯愕感齒錄,詞情飄逸如謫仙。
天上文光現斗躔,旗鈴佳信人間傳。更當秋香分老桂,瑤臺玉宇飛翩翩。
大府侯伯爭下賢,酌酒賓墀豐俎籩。簪花小作杏園宴,贈以文錦榮歸旋。
雨冷湖軒夜如年,圣賢心法宜精研。少年高科古所戒,勿為利祿情拳拳。
陶培之中堂試詩送其歸。明代。陶安。 硯池斗墨飛云煙,樓前迅灑舂容篇。主司撫卷賞才美,況乃奧學窮先天。江蛾云際顰黯然,忽看翠展雙嬋娟。川靈錯愕感齒錄,詞情飄逸如謫仙。天上文光現斗躔,旗鈴佳信人間傳。更當秋香分老桂,瑤臺玉宇飛翩翩。大府侯伯爭下賢,酌酒賓墀豐俎籩。簪花小作杏園宴,贈以文錦榮歸旋。雨冷湖軒夜如年,圣賢心法宜精研。少年高科古所戒,勿為利祿情拳拳。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阿干歌。清代。洪亮吉。 莫聽阿干歌,阿干心獨苦。棘城西去白蘭山,茫茫隔今古。阿干為弟言,馬傷君莫怒。弟言報阿干,連枝本同父。阿干歌,悲無窮,阿干有子還思忠。登高山而望遠海,慨異國之朝宗。阿干歌,歌自悼,阿干有孫還識孝。報讎不得留讎衣,縛草作讎兮射讎貌。阿干歌,歌以風,此歌安得流寰中。君不見宋湘東與梁湘東。
澤居。宋代。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書。此際自應還往絕,本無心與俗人疏。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丁寓田家有贈。唐代。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開軒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時吟招隱詩,或制閑居賦。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陰晝小苑城,微明渭川樹。揆予宅閭井,幽賞何由屢。道存終不忘,跡異難相遇。此時惜離別,再來芳菲度。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