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古治具在典墳,申韓刑名漲妖氛。漢章唐律有定制,斷以明決輕重分。
云何吏曹昧大體,往往刀筆煩其文。世道日降事貪刻,天性敦厚頗見君。
高門陰德有馀慶,子孫愈遠揚清芬。當今簿書出身者,置之要路隆爵勛。
況子才氣能出群,得祿可不煩耕耘。明時需才意甚勤,誰甘白屋老無聞。
乍看奇驥騰青云,且聞瑞鳳鳴朝昕。金陵郡府隸臺閤,蒼柏霜雪寒雰雰。
從容幕下出片語,案牘叢中能解紛。鄱山迎客翠蛟舞,金芝佳氣蒸氤氳。
錦袍詩仙招遠游,荒城煙雨江之濆。朱門棨戟牧守貴,笑撫白璧生馀欣。
客窗雞聲梅月曙,官庭燕語槐風薰。幾多勞事笑談了,群工斂手觀郢斤。
歲月苒苒憶桑枌,回視舊穴喧飛蚊。方知宦海渺無垠,驛亭別酒成微醺。
吏者于姓考滿贈。明代。陶安。 隆古治具在典墳,申韓刑名漲妖氛。漢章唐律有定制,斷以明決輕重分。云何吏曹昧大體,往往刀筆煩其文。世道日降事貪刻,天性敦厚頗見君。高門陰德有馀慶,子孫愈遠揚清芬。當今簿書出身者,置之要路隆爵勛。況子才氣能出群,得祿可不煩耕耘。明時需才意甚勤,誰甘白屋老無聞。乍看奇驥騰青云,且聞瑞鳳鳴朝昕。金陵郡府隸臺閤,蒼柏霜雪寒雰雰。從容幕下出片語,案牘叢中能解紛。鄱山迎客翠蛟舞,金芝佳氣蒸氤氳。錦袍詩仙招遠游,荒城煙雨江之濆。朱門棨戟牧守貴,笑撫白璧生馀欣。客窗雞聲梅月曙,官庭燕語槐風薰。幾多勞事笑談了,群工斂手觀郢斤。歲月苒苒憶桑枌,回視舊穴喧飛蚊。方知宦海渺無垠,驛亭別酒成微醺。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東行口占 其三。清代。陳夢雷。 風塵三載羽書馳,填海曾聞精衛悲。豈意上官專草稿,翻令巷伯嘆南箕。鑠金祗為招群忌,投杼何當慰母疑。行矣帝鄉猶未遠,還勝凝碧望閽時。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
惜秋華·庚子秋攜家避地廣平,重九日出郭游蓮亭。十八年重到,堤柳蕭瑟,大有江潭之感。用夢窗重九韻。清代。夏孫桐。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城畔翠楊老。盡霜乾曠野,秋光偏好。念倦旅,華發變,漢南重到。無邊墜葉聲凄,甚處吟、庾郎園小。遲了。陣云寒、雁群都少。
實勝寺。。弘歷。 得禾周名書,獲鼎漢紀年。是寺稱實勝,其事猶可傳。明兵十三萬,水陸數道連。志曾期破釜,言已侈投鞭。弱婦實懷懼,壯士難奪堅。文祖處以暇,旋命彭與韓。坦然逸待勞,乃在松山間。破竹迎刃解,誰能抗師顏。諸路一時敗,困獸遇秋畋。從此威天下,燕京數往還。創寺肇錫名,用以示弗諼。我來步上方,晶陽空宇懸。百年父老希,所聞乃傳言。
楊柳莊上曉起 其一。明代。區益。 早旭照寒塘,晨風灑薜裳。巖林喧鳥雀,村巷出牛羊。櫛發悲明鏡,翻經閱古方。菊花采已盡,何物繼糇糧。
雜體詩 古離別。南北朝。江淹。 小序夫楚謠漢風。既非一骨。魏制晉造。固亦二體。譬猶藍朱成彩。雜錯之變無窮。宮角為音。靡曼之態不極。故蛾眉詎同貌。而俱動于魄。芳草寧共氣。而皆悅于魂。不期然歟。至于世之諸賢。各滯所迷。莫不論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豈所謂通方廣恕。好遠兼愛者哉。乃及公干、仲宣之論。家有曲直。安仁、士衡之評。人立矯抗。況復殊于此者乎。又貴遠賤近。人之常情。重耳輕目。俗之恒蔽。是以邯鄲托曲于李奇。士季假論于嗣宗。此其效也。然五言之興。諒非敻古。但關西鄴下。既已罕同。河外江南。頗為異法。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浮沉之殊。仆以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今作三十首詩。斅其文體。雖不足品藻淵流。庶亦無乖商搉云爾。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愿一見顏色。不及其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