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飛花訪謝連,新詩細草佛燈前。
前身記是維摩詰,手把醍醐坐白蓮。
雨中與范伯楨登常照寺飲其弟仲昭書舍。明代。王叔承。 山雨飛花訪謝連,新詩細草佛燈前。前身記是維摩詰,手把醍醐坐白蓮。
王叔承(1537—1601) 明詩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靈岳,字子幻,自號昆侖承山人,吳江人。喜游學,縱游齊、魯、燕、趙,又入閩赴楚。叔承以其無禮賢下士之實意,賦詩離去。又客大學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臥弗應(yīng),久之乃請其歸。太倉王錫爵是其布衣之交,對三王并封之議,遺書數(shù)千言規(guī)勸之,錫爵為此嘆服不已。其詩為王世貞兄弟所推崇。曾縱觀西苑園內(nèi)之勝,作漢宮曲數(shù)十闋,流傳于禁中。著作有《瀟湘編》、《吳越游集》、《宮詞》、《壯游編》、《蟭螟寄雜錄》、《后吳越編》、《荔子編》、《岳色編》、《芙蓉閣遺稿》等。 ...
王叔承。 王叔承(1537—1601) 明詩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靈岳,字子幻,自號昆侖承山人,吳江人。喜游學,縱游齊、魯、燕、趙,又入閩赴楚。叔承以其無禮賢下士之實意,賦詩離去。又客大學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臥弗應(yīng),久之乃請其歸。太倉王錫爵是其布衣之交,對三王并封之議,遺書數(shù)千言規(guī)勸之,錫爵為此嘆服不已。其詩為王世貞兄弟所推崇。曾縱觀西苑園內(nèi)之勝,作漢宮曲數(shù)十闋,流傳于禁中。著作有《瀟湘編》、《吳越游集》、《宮詞》、《壯游編》、《蟭螟寄雜錄》、《后吳越編》、《荔子編》、《岳色編》、《芙蓉閣遺稿》等。
寄盧進齋。宋代。顧逢。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五。元代。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感阿富汗近況。近現(xiàn)代。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霽后郭西間步。清代。朱鐘。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