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斷盧龍八月冰,寒沈毳帳夜生棱。郊人聚柝田無燭,候吏迎鑾馬不騰。
璧月瓊枝空邸第,銅牙弩矢在園陵。六宮休惜蒙霜露,羈旅乾坤數中興。
漢家 其二。清代。高心夔。 水斷盧龍八月冰,寒沈毳帳夜生棱。郊人聚柝田無燭,候吏迎鑾馬不騰。璧月瓊枝空邸第,銅牙弩矢在園陵。六宮休惜蒙霜露,羈旅乾坤數中興。
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夢漢,字伯足,號碧湄,又號陶堂、東蠡,江西湖口縣城山鄉高大屋村人。咸豐九年進士,兩次考試都因在“十三元”一韻上出了差錯,被擯為四等,后官吳縣知縣。工詩文,善書,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錄》。高心夔與王闿運、龍汝霖、李壽蓉和黃錫燾曾為清末宗室貴族肅順的幕府,號稱“肅門五君子”。 ...
高心夔。 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夢漢,字伯足,號碧湄,又號陶堂、東蠡,江西湖口縣城山鄉高大屋村人。咸豐九年進士,兩次考試都因在“十三元”一韻上出了差錯,被擯為四等,后官吳縣知縣。工詩文,善書,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錄》。高心夔與王闿運、龍汝霖、李壽蓉和黃錫燾曾為清末宗室貴族肅順的幕府,號稱“肅門五君子”。
仙居閣。宋代。沈遼。 鶴馭已歸三十春,至今重閣無纖塵。蟠桃誰知天上事,白骨不駐城中人。門外江流似平昔,林間鳥雀空悲辛。當時留侯強辟谷,黃石老翁悟終身。
妙音。。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靜樂。元代。丁鶴年。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傷烏營冢日,吊鶴造廬時。霜露增新感,煙霞遂宿期。閉門春事去,隱幾午陰移。未墜青云志,仍工白雪詞。每憐司馬病,深忝叔牙知。慚愧無佳句,緘題慰孝思。
秋夜望月 其一。兩漢。佚名。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羈愁睡轉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里向誰啼。
樊川。清代。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唐代。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