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帶青云去,惟將逸韻留。剡舟知待雪,陶徑已辭秋。
風足高山水,光原燦斗牛?,幦A承寄問,多病獲新瘳。
齊價人旋禾未及言別茲承柬寄欣和。清代。沈光文。 忽帶青云去,惟將逸韻留。剡舟知待雪,陶徑已辭秋。風足高山水,光原燦斗牛?,幦A承寄問,多病獲新瘳。
(?—1673)明末清初浙江鄞縣人,字文開,一字斯庵。明貢生,南明永歷時,官太仆寺卿。后隱居臺灣,與韓文琦等結(jié)詩社,所作詩稱《福臺新詠》。有《花木雜記》、《古今體詩》及文集。 ...
沈光文。 (?—1673)明末清初浙江鄞縣人,字文開,一字斯庵。明貢生,南明永歷時,官太仆寺卿。后隱居臺灣,與韓文琦等結(jié)詩社,所作詩稱《福臺新詠》。有《花木雜記》、《古今體詩》及文集。
寫墨竹一枝。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shù)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次水心先生雁山韻。。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jīng),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有生莫厭行犖確,四十九折重盤縈。珠璣亂撒龍斗富,樓殿巧著僧爭清。巔崖咫尺分陰晴,幽壑噫欠生雷霆。新詩彈壓得二妙,厖眉雪頂交歡迎。煮茶夜坐發(fā)深省,古澗旋汲銅花青。老子于此興不淺,落紅千點春無情。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zhuǎn)鼎留經(jīng)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云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游崆峒巖和洪邑侯韻。明代。梁之屏。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九轉(zhuǎn)鼎留經(jīng)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云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選勝登高還躡屐,沖寒歸路索重裘。公馀偶爾乘佳興,豈是當年秉燭游。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王爺廟次韻黃山谷登快閣。清代。陳忠平。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香火終年車絡(luò)繹,沙丘亙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卜,但與閒鷗有舊盟。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