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多積雪,登高望奇特。正欲結伴游,先作消寒集。
寒消第四筵,競入芝蘭室。爐爇柏葉香,撲鼻酒香挹。
豪客置席間,奇語出奇筆。筆落亂云煙,語射中蟣虱。
時闌興未闌,青錢選一一。主人策酒兵,恍如銅柱立。
抑如沽春釀,杖頭先生得。東家拓菜園,菜葉盡肥茁。
醉后踏寒畦,蘺外人如鯽。共得咬菜根,無使有此色。
消寒四集飲洛翹處分得一字。清代。許傳霈。 高山多積雪,登高望奇特。正欲結伴游,先作消寒集。寒消第四筵,競入芝蘭室。爐爇柏葉香,撲鼻酒香挹。豪客置席間,奇語出奇筆。筆落亂云煙,語射中蟣虱。時闌興未闌,青錢選一一。主人策酒兵,恍如銅柱立。抑如沽春釀,杖頭先生得。東家拓菜園,菜葉盡肥茁。醉后踏寒畦,蘺外人如鯽。共得咬菜根,無使有此色。
余生而魯鈍,雅不善詩。歲辛巳,由湖返杭,尤絕意不吟詠,復何稿之可存乎。偶理叢殘,有不忍遽棄者,念少壯遭際多艱,賴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沒天性,言情紀事,時見乎詞,則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錄之,起咸豐癸丑,終光緒辛巳,得八卷,計古今體若干首。初有無可齋、倦游軒、七二鈴館、春暉室諸編目,茲分注各年下以存舊名。 ...
許傳霈。 余生而魯鈍,雅不善詩。歲辛巳,由湖返杭,尤絕意不吟詠,復何稿之可存乎。偶理叢殘,有不忍遽棄者,念少壯遭際多艱,賴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沒天性,言情紀事,時見乎詞,則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錄之,起咸豐癸丑,終光緒辛巳,得八卷,計古今體若干首。初有無可齋、倦游軒、七二鈴館、春暉室諸編目,茲分注各年下以存舊名。
送嚴藕漁宮允還梁溪 其二。清代。屈大均。 珥筆蓬萊久,三年接御屏。人如若耶月,客是富春星。莫恨蛾眉短,須愁蘭佩馨。金螭東畔立,可許一沉冥。
題吳子和山水。明代。張以寧。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牛渚天昏神鬼出,龍門雷動黿鰲移。明朝起視天宇凈,金盤高掛扶桑枝。云收浪息非昨夢,樹色山光如舊時。乃知穹壤間,神明有如斯。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陸風濤自險巇。紫陽之仙去我久,茲理明明知者希。秦川吳子和,讀書見天機。喜得此畫邀我題,嗟我倦游材力衰。大江長淮動千里,似此幾回親見之。行年五十未聞道,徑欲從此棲武夷。
舟次故里山下。明代。何鞏道。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