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殿郁崇崇,廣廈凄泠泠。
微風起閨闥,落日照階庭。
踟躇云屋下,嘯歌倚華楹。
君行殊不返,我飾為誰容。
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
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顧瞻空寂寂,唯聞燕雀聲。
憂思連相屬,中心如宿醒。
情詩。魏晉。徐干。 高殿郁崇崇,廣廈凄泠泠。微風起閨闥,落日照階庭。踟躇云屋下,嘯歌倚華楹。君行殊不返,我飾為誰容。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顧瞻空寂寂,唯聞燕雀聲。憂思連相屬,中心如宿醒。
徐干。 漢末文學家、哲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政論著稱。其著作《中論》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和文化學者影響深遠。
次韻黃仲宣九日。宋代。楊公遠。 又逢重九日,七載寓僧廬。送酒人何在,迎風帽自如。萸肥含味遠,菊瘦著花疎。只么酬佳節,詩成趼紙書。
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 其一。明代。鄧云霄。 據地酣歌笑四豪,詩情酒態憶吾曹。坐來夜雨衙齋冷,望去春風馬首高。白眼未清游俠骨,朱弦寧向眾人操。燕臺重價需千里,莫問囊中金錯刀。
靜樂。元代。丁鶴年。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傷烏營冢日,吊鶴造廬時。霜露增新感,煙霞遂宿期。閉門春事去,隱幾午陰移。未墜青云志,仍工白雪詞。每憐司馬病,深忝叔牙知。慚愧無佳句,緘題慰孝思。
踏莎行 曉陰。近現代。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獻姚石甫先生即以贈別 其二。清代。龍啟瑞。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時。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