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別無幾,所經(jīng)未一旬。
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
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答劉楨詩。魏晉。徐干。 與子別無幾,所經(jīng)未一旬。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與您分別時間還不久,經(jīng)過的時間還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這愁緒就像多年沒見一般。
雖說(我倆)相距近在咫尺,(相見)卻難如越過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樣的昌盛繁茂。
劉楨(170?—217),字公干,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人,漢魏之際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為曹操掾屬。其五言詩風格道勁,語言質樸,當時負有盛名,后人以他與曹植并舉,稱為“曹劉”。作品已散佚,明人輯有《劉公干集》。作者好友之一。
子:你,對劉楨的尊稱。無幾:表示時間過去不久。
所經(jīng):經(jīng)過的時間。一旬:十天。
一何:多么。篤(dǔ):深厚,真誠。
三春:多年。三,虛指多數(shù)。春,指年,古代常以季節(jié)名代表年。
咫(zhǐ)尺:比喻距離很近。咫為古代長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涉:度過,越過。九關:九重天門。關:閉門的橫木,這里指門。
陶陶:和暖的樣子。朱夏:夏天。
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樣子。
參考資料:
1、李明忠主編.《濰坊詩詞》:齊魯書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2-3頁
2、吳云,冀宇選注.《漢魏六朝詩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頁
3、唐滿先編注.《建安詩三百首詳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12:第272頁
4、吳云主編.《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93頁
5、韓格平著.《建安七子詩文集校注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49頁
劉楨因平視曹丕妻甄氏,被曹操判為服苦役。在服刑期間非常想念徐干,就給徐干寫了《贈徐干》,以表達對徐干的思念之情。徐干讀了劉禎寫的贈詩后,就寫了這首《答劉禎》來回贈劉禎,同樣表達了對劉禎的思念之情。
參考資料:
1、吳云,冀宇選注.《漢魏六朝詩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頁
“與子別無幾,所經(jīng)未一旬”,寫分別之日并不長,只有短短的十天。這兩句為后面寫二人感情之深做鋪墊。
“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我對你的思念是多么深重,雖然分別沒幾天,但我的感覺如同分別了好多年那樣漫長。此句明顯套用《詩經(jīng)·王風·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之詩句的意境。
“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這里將相距之近與相見之難對比,更加重了對友人的思念。劉楨《贈徐干》“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我獨抱深感,不得與比焉”之句,二人處于不同的部門:劉禎因罪被拘禁,而徐干為官在西掖園,兩地很近,但兩人卻無故不得相見,因此才有路在咫尺,難涉九關之嘆。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全句說,盛陽的夏季,草木是那樣的昌盛而繁茂。全詩前六句寫情,結尾兩句寫景,以草木之繁茂喻比詩人與劉楨情誼之綿長,融情于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表現(xiàn)出無限的回味和深長的意境。
這首詩明白如話,無絲毫矯揉造作,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詩歌以“與子別無幾”領起,以“其愁如三春”相接,極寫相思之深;以“雖路在咫尺”與“難涉如九關”相對比,續(xù)寫相見之難。在相別與難見的內心情感矛盾沖突中,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思想情感。
全詩只有八句,四十個字,從其所表達的形象的生動性和情感的豐富性中,可見詩人之功力。
徐干。 漢末文學家、哲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政論著稱。其著作《中論》對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和文化學者影響深遠。
送少參歸安韓公兵備廣右兼懷方伯喬公督學劉公。明代。葉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jié)炎海隅,晤言慰疇昔。昨來祗簡書,忽有西甌役。漓江豈不遙,旬宣美臣職。胡由事攀留,壺漿望如渴。矯矯云間公,夢寐猶顏色。劉君鄱陽彥,賤子實親識。嶺樹搖心旌,一別云泥隔。行矣各致辭,努力加餐食。
暨陽懷古二十三首 其五 道成墩。清代。繆徵甲。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后之繼者難為賢。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yī)師之外設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張魯世傳斗米術,驅疫乃以符水專。公能納民躋壽寓,豈藉符水為和扁。禹役庚辰益掌火,為民除害神圣傳。斬蛇赤帝行大澤,搏蛟孝侯入深淵。事本尋常不足怪,要皆一念為民堅。后堂拜母重母孝,大孝必得壽百年。先生應笑欒大輩,妄希白日能升天。世儒自是眼孔小,故神其說何責焉。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
途中八絕 其二。明代。張家玉。 凜烈寒威戰(zhàn)碧蒼,蕭蕭原野盡荒涼。秾桃嫩李紛零落,獨看青松不避霜。
晏成續(xù)太祝遺雙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詩六十篇。宋代。梅堯臣。 始於歐陽永叔席,乃識雙井絕品茶。次逢江東許子春,又出鷹爪與露芽。鷹爪斷之中有光,蹍成雪色浮乳花。晏公風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論等差。遠走犀兵至蓬巷,青蒻出篋封題加。紋柘冰瓷作精具,靈味一啜驅昏邪。神還氣王讀高詠,六十五篇金出沙。已從鍛鏈出至寶,終老不變傳幽遐。自惟平昔所得者,何異瓦礫空盈車。滌心洗腑強為答,愈苦愈拙徒興嗟。
龍山會 習俗九日登山轉運。。陳永正。 秀谷芳塵冱。十里人潮,一日秋誰主。追攀危徑步。更呼影、結隊穿林何處。相遇暫成歡,看嫵媚、入時嬉女。香幾瓣,旅魂遙祝,逝波南浦。空憐故國多情,廢苑寒花,強欲留君住。佳期應細數(shù)。爭忍信、狂客華年如許。峰外陣云橫,天地迥、難招迅羽。壯懷共、蒼崖絕壁,亂松掀舞。
西林三十二景詩 其四 一葦渡。明代。安紹芳。 夕陽下前溪,西風吹野渡。不見折葦人,獨立蒼茫暮。隔岸叢林幽,知是寒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