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風導和氣,勾芒御昊春。姑洗應時月,元巳啟良辰。
密云蔭朝日,零雨灑微塵。飛軒游九野,置酒會眾賓。
臨川懸廣幕,夾水布長茵。徘徊存往古,慷慨慕先真。
朋從自遠至,童冠八九人。追好舞雩庭,擬跡洙泗濱。
伶人理新樂,膳夫烹時珍。八音硼磕奏,肴俎從橫陳。
妙舞起齊趙,悲歌出三秦。春醴逾九醞,冬清過十旬。
盛時不努力,歲暮將何因。勉哉眾君子,茂德景日新。
高飛撫鳳翼,輕舉攀龍鱗。
上巳篇。魏晉。張華。 仁風導和氣,勾芒御昊春。姑洗應時月,元巳啟良辰。密云蔭朝日,零雨灑微塵。飛軒游九野,置酒會眾賓。臨川懸廣幕,夾水布長茵。徘徊存往古,慷慨慕先真。朋從自遠至,童冠八九人。追好舞雩庭,擬跡洙泗濱。伶人理新樂,膳夫烹時珍。八音硼磕奏,肴俎從橫陳。妙舞起齊趙,悲歌出三秦。春醴逾九醞,冬清過十旬。盛時不努力,歲暮將何因。勉哉眾君子,茂德景日新。高飛撫鳳翼,輕舉攀龍鱗。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張華工于詩賦,詞藻華麗。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隋書·經籍志》有《張華集》十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張茂先集》。張華雅愛書籍,精通目錄學,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宣和書譜》載有其草書《得書帖》及行書《聞時帖》。 ...
張華。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張華工于詩賦,詞藻華麗。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隋書·經籍志》有《張華集》十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張茂先集》。張華雅愛書籍,精通目錄學,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宣和書譜》載有其草書《得書帖》及行書《聞時帖》。
太息。明代。薛始亨。 先生玉貌自非庸,義士能辭賣塞封。斜日坐隅占鵩鳥,渾天丸發驗銅龍。顏衰漫指吳門練,醴去羞將楚市舂。碧簡誰窺蝌蚪字,綵毫曾向夢中逢。
題可山梅花巖。宋代。張煒。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鶴圖。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羲之坦腹應相愛,和靖掀髯足自娛。旦夕杖藜須踐約,錦囊先束付奚奴。
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宋代。陳師道。 扶日行黃道,乘云上紫微。憂勞形末命,恭儉見陳衣。布德刑開網,和戎戢武威。要知懷惠處,行路涕交揮。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夏朝同顧九和侍講湛次泉編修應元忠吉士汎舟出西崦游太湖。明代。鄭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次韻監試潼川提刑張兵部有懷家山木犀。宋代。魏了翁。 形安宇泰即吾鄉,花解隨人到處黃。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榮枯境里自殊觀,造化機中無別香。不見儋州安樂法,隨花隨客作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