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鎖終南不見山。雞峰峭出白云間。峨冠低映天孫錦,翠黛遙連玉女鬟。
骨透魚鱗驚蕩動,頂含虹影任回環。雄飛一去知何處,空使霞光繞石顏。
雞峰山 其二。魏晉。強振志。 云鎖終南不見山。雞峰峭出白云間。峨冠低映天孫錦,翠黛遙連玉女鬟。骨透魚鱗驚蕩動,頂含虹影任回環。雄飛一去知何處,空使霞光繞石顏。
僧人竺僧度,本姓王名睎,字玄宗,東蕪人氏。雖然出身低微,但天姿秀發,到16歲時神情爽拔,卓然不群,而且性情溫和,為鄉鄰們所稱贊欽慕。 ...
強振志。 僧人竺僧度,本姓王名睎,字玄宗,東蕪人氏。雖然出身低微,但天姿秀發,到16歲時神情爽拔,卓然不群,而且性情溫和,為鄉鄰們所稱贊欽慕。
送朱仲文運干還蜀 其二。宋代。王十朋。 君歸應過無喧室,我夢遙馳無隱齋。帶得江山在詩卷,種成楊柳系離懷。定先春到夔門里,莫遣音疏霅水涯。故舊相逢倘相問,為言老欲乞殘骸。
贈揭景哲茂才別。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驅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及乎旴徙洪,著與揭陽通。以茲究其源,瀕海而南東。南東煙濤惡,將身犯蛟鱷。遠拜故侯墳,遺蹤尚如昨。歸來見翰林,贈以雙南金。集賢亦敬嘆,高文留賞音。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階美。胡不攬家氈?黃朱耀閭里。九萬扶搖風,相看尚轉蓬。高樓有橫笛,送雁上長空。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喜雨二章。唐代。鄧肅。 暘蟲赫赫欲流金,夾岸垂楊失翠陰。已恐人間被湯旱,誰從天上作商霖。崇墉定有千箱積,果腹同傾四海心。我亦不須憂脫粟,聊賡既醉入瑤琴。
游靈山二首。宋代。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