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底望秦川,迢遞隔風煙。肅條落野樹,幽咽響流泉。
瀚海波難息,交河冰未堅。寧知蓋山水,逐節(jié)赴危弦。
隴頭水。南北朝。顧野王。 隴底望秦川,迢遞隔風煙。肅條落野樹,幽咽響流泉。瀚海波難息,交河冰未堅。寧知蓋山水,逐節(jié)赴危弦。
顧野王(519-581年),原名顧體倫,字希馮,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朝梁陳間官員、文字訓詁學家、史學家。因仰慕西漢馮野王,更名為顧野王,希望自己取得馮野王一樣在文學方面取得成績)。長期居于亭林(今屬上海金山區(qū)),人稱顧亭林。歷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學博士、陳國子博士、黃門侍郎、光祿大夫,博通經(jīng)史,擅長丹青,著有《玉篇》。陳太建十三年卒,詔贈秘書監(jiān)、右衛(wèi)將軍。后代顧炎武,清初思想家 ,號亭林,亦稱顧亭林,以期追慕先人之意。 ...
顧野王。 顧野王(519-581年),原名顧體倫,字希馮,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朝梁陳間官員、文字訓詁學家、史學家。因仰慕西漢馮野王,更名為顧野王,希望自己取得馮野王一樣在文學方面取得成績)。長期居于亭林(今屬上海金山區(qū)),人稱顧亭林。歷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學博士、陳國子博士、黃門侍郎、光祿大夫,博通經(jīng)史,擅長丹青,著有《玉篇》。陳太建十三年卒,詔贈秘書監(jiān)、右衛(wèi)將軍。后代顧炎武,清初思想家 ,號亭林,亦稱顧亭林,以期追慕先人之意。
桃源圖詩。明代。程敏政。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復東。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百年廢興增嘆嘅,落紅萬點愁如海。今年花勝去年紅,明年花開復誰在。可惜落花君莫掃,孤芳轉(zhuǎn)盼同衰草。對此如何不淚垂,十年花送佳人老。志士幽人莫怨嗟,看到子孫能幾家。寸根千里不易到,留種河陽一縣花。
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蹈蓮葉贊。宋代。釋慧開。 機輪才轉(zhuǎn),作者猶迷。頂
送張學士赴西川。唐代。徐鉉。 右蜀分憂輟近臣,翩翩旄節(jié)下青冥。單車唯載文機石,夙駕長先使者星。已有清風馳棧道,猶酣別酒過長亭。佗年報政徵黃入,留取文翁舊典刑。
送鄭侍朗歸江西。元代。宋無。 中國衣冠盡,孤臣蹈海邊。秦思魯連操,漢憶翌生才。天遠文星隱,江平盡鷁摧。人尋芳草去,雁到故鄉(xiāng)來。山色摧行櫂,波聲送客杯。身還蘇武節(jié),夢泣李陵墓。水落蛟龍縮,城空鼓角人衰。蒼梧浩蕩,黃屋浪崔嵬。夜雨江蘺濕,春負杜若開。只令少微動,慎莫應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