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重光,明明二圣。帝作儲述,禮和樂正。中衢置樽,高堂懸鏡。
其酌不窮,其明逾盛。德音孔昭,民胥攸詠。明明二圣,赫赫重光。
風(fēng)神灑落,容止汪洋。瞻彼談扇,載抑載揚(yáng)。何斯天辯,如圭如璋。
顏閔函席,游夏升堂。以卿以士,惟公惟王。思媚儲后,顧哉樂康。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詵詵纓冕,儲王道之。道之以禮,齊之以仁。
禮則窮神,言則窮神。訓(xùn)于四國,覃于萬民。
重光詩。南北朝。劉孝威。 赫赫重光,明明二圣。帝作儲述,禮和樂正。中衢置樽,高堂懸鏡。其酌不窮,其明逾盛。德音孔昭,民胥攸詠。明明二圣,赫赫重光。風(fēng)神灑落,容止汪洋。瞻彼談扇,載抑載揚(yáng)。何斯天辯,如圭如璋。顏閔函席,游夏升堂。以卿以士,惟公惟王。思媚儲后,顧哉樂康。芃芃黍苗,陰雨膏之。詵詵纓冕,儲王道之。道之以禮,齊之以仁。禮則窮神,言則窮神。訓(xùn)于四國,覃于萬民。
劉孝威(?~548)南朝梁詩人、駢文家。名不詳,字孝威。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齊大司馬從事中郎劉繪之子、劉孝綽第六弟。生年不詳,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詩勝,三兄孝儀以文勝,故孝綽有“三筆六詩”之譽(yù),氣調(diào)爽逸,風(fēng)儀俊舉。初為安北晉安王法曹,轉(zhuǎn)主簿。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劉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輯有《劉孝儀孝威集》。今存詩約六十首。 ...
劉孝威。 劉孝威(?~548)南朝梁詩人、駢文家。名不詳,字孝威。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齊大司馬從事中郎劉繪之子、劉孝綽第六弟。生年不詳,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詩勝,三兄孝儀以文勝,故孝綽有“三筆六詩”之譽(yù),氣調(diào)爽逸,風(fēng)儀俊舉。初為安北晉安王法曹,轉(zhuǎn)主簿。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劉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輯有《劉孝儀孝威集》。今存詩約六十首。
應(yīng)天長·石城花落江樓雨。五代。馮延巳。 石城花落江樓雨,云隔長洲蘭芷暮。芳草岸,各煙霧,誰在綠楊深處住?舊游時(shí)事故,歲晚離人何處?杳杳蘭舟西去,魂歸巫峽路。
村居四時(shí)詞。。陳際盛。 繞屋千竿修竹,點(diǎn)池半畝新荷。門無熱客來往,始覺清涼意多。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fù)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dāng)近星辰。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fēng)。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shù)聲煙靄中。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xì)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dāng)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古風(fēng)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夜夢乘輕舟,掛席浮天池。天池亦何有,濤瀾靡津涯。中有三神山,樓觀何巍巍。晶熒白玉闕,彩錯黃金旗。紫皇遣天風(fēng),下吹仙人衣。仙人不知名,人言是安期。我欲就與語,弱水隔渺瀰。鼓枻方少前,風(fēng)動輒去之。仙人不得見,遙睇忍言歸。愿言哀劬勞,舉手援塵姿。探囊得靈丹,往往分刀圭。使我生羽翼,桑榆增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