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五千仞,長河九萬里。山川每蘊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國之紀。若人惟杰出,濟世承馀祉。
趨庭遵教義,博物兼文史。奇聲振宛洛,雅論窮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賓游。不言驅駟馬,于焉訪一丘。
縞纻始云贈,膠漆乃相投。優枕空長想,驂蹇遂無由。
忽此承來翰,華藻殊輝煥。雖則濫吹噓,可以蠲憂嘆。
懷袖終不滅,掌握方留玩。和風初應律,山鶯已復新。
芳菲徒自好,節物不關人。勞歌雖有曲,無以報陽春。
答楊世子詩。隋代。孫萬壽。 太華五千仞,長河九萬里。山川每蘊玉,人物多君子。丞相朝所宗,太尉國之紀。若人惟杰出,濟世承馀祉。趨庭遵教義,博物兼文史。奇聲振宛洛,雅論窮名理。伊余苦疲病,寂寞罕賓游。不言驅駟馬,于焉訪一丘。縞纻始云贈,膠漆乃相投。優枕空長想,驂蹇遂無由。忽此承來翰,華藻殊輝煥。雖則濫吹噓,可以蠲憂嘆。懷袖終不滅,掌握方留玩。和風初應律,山鶯已復新。芳菲徒自好,節物不關人。勞歌雖有曲,無以報陽春。
孫萬壽(?~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強(今河北武強西南)人。生年不詳,約卒于隋煬帝大業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歲。祖寶,魏散騎常侍。父靈暉,齊國子博士。仁壽初,征拜豫章王長史,大業元年(605)轉為齊王文學。當時諸王官屬多被夷滅,萬壽不自安,因謝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時年五十二。萬壽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詩九首。 ...
孫萬壽。 孫萬壽(?~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強(今河北武強西南)人。生年不詳,約卒于隋煬帝大業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歲。祖寶,魏散騎常侍。父靈暉,齊國子博士。仁壽初,征拜豫章王長史,大業元年(605)轉為齊王文學。當時諸王官屬多被夷滅,萬壽不自安,因謝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時年五十二。萬壽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詩九首。
又以永錫難老為韻 其四。宋代。劉一止。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愿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應天長·石城花落江樓雨。五代。馮延巳。 石城花落江樓雨,云隔長洲蘭芷暮。芳草岸,各煙霧,誰在綠楊深處住?舊游時事故,歲晚離人何處?杳杳蘭舟西去,魂歸巫峽路。
送耕甫弟赴補。宋代。杜范。 所性常存存,危者惟人心。子才秀吾宗,一歕凡馬喑。俊快恐易蹶,謹勿輕千金。賢關集多士,轡策方骎骎。功名亦漫爾,培護在資深。我嘗評京華,真是穢濁林。繩約稍自寬,一縱不可尋。蚤夜貪倚門,翼翼如有臨。亟歸慰慈抱,毋浪花邊吟。
曉發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山險歷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俯視蹴飛鳥,仰望捫蒼天。谷崖莽無路,下馬相攀緣。崎嶇幾回轉,猶在數里間。旌旗蔽云日,劍戟森林巒。憩陰摘山果,?壑漱清泉。試看荷戈士,飛走輕飆旋。邊關雖迢遞,大道亦便便。既違澹臺志,驅馳固宜然。悠悠日將夕,始及見平川。未知足力倦,飛騎得前奔。疾風覺后隨,倏忽達軍門。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歡。愿言勵雅操,戮力奉至尊。但愿師奏凱,辛苦馬足論。
齊前后舞歌二首 其二 后舞階步歌。兩漢。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八風清鼓,應以祥禎。澤浩天下,功齊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