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五千仞,長河九萬里。山川每蘊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國之紀。若人惟杰出,濟世承馀祉。
趨庭遵教義,博物兼文史。奇聲振宛洛,雅論窮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賓游。不言驅駟馬,于焉訪一丘。
縞纻始云贈,膠漆乃相投。優枕空長想,驂蹇遂無由。
忽此承來翰,華藻殊輝煥。雖則濫吹噓,可以蠲憂嘆。
懷袖終不滅,掌握方留玩。和風初應律,山鶯已復新。
芳菲徒自好,節物不關人。勞歌雖有曲,無以報陽春。
答楊世子詩。隋代。孫萬壽。 太華五千仞,長河九萬里。山川每蘊玉,人物多君子。丞相朝所宗,太尉國之紀。若人惟杰出,濟世承馀祉。趨庭遵教義,博物兼文史。奇聲振宛洛,雅論窮名理。伊余苦疲病,寂寞罕賓游。不言驅駟馬,于焉訪一丘。縞纻始云贈,膠漆乃相投。優枕空長想,驂蹇遂無由。忽此承來翰,華藻殊輝煥。雖則濫吹噓,可以蠲憂嘆。懷袖終不滅,掌握方留玩。和風初應律,山鶯已復新。芳菲徒自好,節物不關人。勞歌雖有曲,無以報陽春。
孫萬壽(?~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強(今河北武強西南)人。生年不詳,約卒于隋煬帝大業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歲。祖寶,魏散騎常侍。父靈暉,齊國子博士。仁壽初,征拜豫章王長史,大業元年(605)轉為齊王文學。當時諸王官屬多被夷滅,萬壽不自安,因謝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時年五十二。萬壽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詩九首。 ...
孫萬壽。 孫萬壽(?~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強(今河北武強西南)人。生年不詳,約卒于隋煬帝大業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歲。祖寶,魏散騎常侍。父靈暉,齊國子博士。仁壽初,征拜豫章王長史,大業元年(605)轉為齊王文學。當時諸王官屬多被夷滅,萬壽不自安,因謝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時年五十二。萬壽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詩九首。
春燈曲 其四。明代。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山家五首 其三。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
邁陂塘 金陵王木齊追送予海上,以詞錄別,依韻和答。清代。程頌萬。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人間世,都似看花隔霧。庾郎何必詞賦。卅年爭笑屠龍技,誰共靈修相訴。聊慰汝。盼等到重陽,買棹江南雨。艷才何補。剩十里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離緒。
萬年山。宋代。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山奔萬馬逼人立,泉吼晴雷半天注。亂峰發地翠參錯,沓嶂參差龍屈怒。陰磴仍遺前臘雪,陽崖競拔千年樹。亦容羽客賣丹來,更有神僧飛錫渡。佛界焚香玉女跪,海舟獻寶胡兒踞。未午催敲集梵鐘,隨云共展升堂具。冥搜窮日不知極,妙盡所歷何容遽。平生略持山水眼,是處且了林泉素。揮支公錢極易事,分龐翁榻良難遇。青山不是世閑無,山若識人人也住。
西江月·大道古今一脈。。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