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官橋柳潤,候館梅開,暮云凄冽。澤國春歸,是燒燈時節。吹綻紅蕖,挽低星斗,共水光澄澈。霜瓦樓臺,參差似與,蓬壺相接。
千騎遨游,萬家嬉笑,簾卷東風,弄妝成列。慢舞尊前,看輕盈回雪。來歲今宵,舜韶聲里,對六鰲雙闕。鳳檢飛來,玉驄去踏,青門華月。
醉蓬萊(秀城元夕)。宋代。劉一止。 正官橋柳潤,候館梅開,暮云凄冽。澤國春歸,是燒燈時節。吹綻紅蕖,挽低星斗,共水光澄澈。霜瓦樓臺,參差似與,蓬壺相接。千騎遨游,萬家嬉笑,簾卷東風,弄妝成列。慢舞尊前,看輕盈回雪。來歲今宵,舜韶聲里,對六鰲雙闕。鳳檢飛來,玉驄去踏,青門華月。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
劉一止。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祗事闕下逢李伯承有作。明代。黎民表。 東風吹雪凈芳塵,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壓苑墻霞綺散,氣浮宮樹霽華新。中朝綴履多奇士,兩省分曹實近臣。日影漸移封事少,叨從西掖聽陽春。
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唐代。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云心。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答客說。唐代。白居易。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花園即事呈常。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題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二。明代。陸深。 海上會看云,飄飄迥不群。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