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世居鐵鐵尾,約去吾鄉未三里。婚姻況乃朱陳諧,肥瘠豈如秦越視。
我昨鳩工版筑興,偶向君鄰購石子。物各有主原非偷,售而得之烏容已。
驅頑未學秦皇難,負重先教夸娥徙。無端局外聲喧豗,攘臂突前相角抵。
竟欲投轄同留賓,公然操杖辱加捶。初猶扣脛繼撞胸,幸免折肱痛血指。
試請息怒姑徐徐,云是此石渠曾市。就中委曲誰能知,遽呼宅主訊端委。
主稱典屋非賣石,署契分明敢譎詭。渠方氣短歛足逃,釁由張三禍及李。
尋常小隙抵死爭,倉皇平地風波起。我聞眾怒急纓冠,蠻觸紛紛笑太鄙。
會須登堂來負荊,排解先教達片紙。
偶因購石作墻為里儈所阻將聚眾斗矣急以詩代柬求王鐵崖茂才解圍事后喜而錄之。清代。蔡廷蘭。 君家世居鐵鐵尾,約去吾鄉未三里。婚姻況乃朱陳諧,肥瘠豈如秦越視。我昨鳩工版筑興,偶向君鄰購石子。物各有主原非偷,售而得之烏容已。驅頑未學秦皇難,負重先教夸娥徙。無端局外聲喧豗,攘臂突前相角抵。竟欲投轄同留賓,公然操杖辱加捶。初猶扣脛繼撞胸,幸免折肱痛血指。試請息怒姑徐徐,云是此石渠曾市。就中委曲誰能知,遽呼宅主訊端委。主稱典屋非賣石,署契分明敢譎詭。渠方氣短歛足逃,釁由張三禍及李。尋常小隙抵死爭,倉皇平地風波起。我聞眾怒急纓冠,蠻觸紛紛笑太鄙。會須登堂來負荊,排解先教達片紙。
蔡廷蘭(1801~1859),字香祖,號郁圓,學者稱秋園先生,澎湖人。幼穎異,十三歲補弟子員,屢試第一,深得澎湖蔣鏞欣賞,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進士。蔡廷蘭詩工古體,文善四六。曾佐通判蔣鏞纂《澎湖續編》。光緒四年(1878)金門林豪為之集成《惕園古近體詩》二卷,駢體文、雜著各若干卷。《惕園古近體詩》今未見,以下據蔣鏞《澎湖續編》、林豪《澎湖廳志》、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彭國棟《廣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許成章《高雄市古今詩詞選》編校、增補之。(江寶釵撰) ...
蔡廷蘭。 蔡廷蘭(1801~1859),字香祖,號郁圓,學者稱秋園先生,澎湖人。幼穎異,十三歲補弟子員,屢試第一,深得澎湖蔣鏞欣賞,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進士。蔡廷蘭詩工古體,文善四六。曾佐通判蔣鏞纂《澎湖續編》。光緒四年(1878)金門林豪為之集成《惕園古近體詩》二卷,駢體文、雜著各若干卷。《惕園古近體詩》今未見,以下據蔣鏞《澎湖續編》、林豪《澎湖廳志》、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彭國棟《廣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許成章《高雄市古今詩詞選》編校、增補之。(江寶釵撰)
詩一首。宋代。方翥。 江出入眼昔無殊,只有人事堪嗟噓。權門雜沓行苞苴,屠兒販客紆青朱。梵儀膜拜參浮屠,癡兒嬌子不識憶,淫坊博塞為歡娛,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身裹道衣臂佛珠,歲時入謁何易于。羊肩斗酒清而腴,酬酢偃蹇以字呼。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憑青蚨。十八年前此事無,作詩一笑君應呼。
寓郭外別業。明代。陶益。 江郭側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奉題對廬文集二首 其二。。陳永正。 雄奇清婉發英華,嶺表風流擅一家。詩壽千春文壽世,此生原不負名花。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紫微舊刻蘭堂閟,朱字新牌藝院題。更識訓詞深厚意,言成膏澤惠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