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迎來新瑣闥,從到碧瑤岑。
水勢初知海,天文始識參。固慚非賈誼,惟恐后陳琳。
前席驚虛辱,華樽許細斟。尚憐秦痔苦,不遣楚醪沈。
既載從戎筆,仍披選勝襟。瀧通伏波柱,簾對有虞琴。
宅與嚴城接,門藏別岫深。閣涼松冉冉,堂靜桂森森。
社內容周續,鄉中保展禽。白衣居士訪,烏帽逸人尋。
佞佛將成傳,耽書或類淫。長懷五羖贖,終著九州箴。
良訊封鴛綺,馀光借玳簪。張衡愁浩浩,沈約瘦愔愔。
蘆白疑粘鬢,楓丹欲照心。歸期無雁報,旅抱有猿侵。
短日安能駐,低云只有陰。亂鴉沖曬網,寒女簇遙砧。
東道違寧久,西園望不禁。江生魂黯黯,泉客淚涔涔。
逸翰應藏法,高辭肯浪吟。數須傳庾翼,莫獨與盧諶。
假寐憑書簏,哀吟叩劍鐔。未嘗貪偃息,那復議登臨。
彼美回清鏡,其誰受曲針。人皆向燕路,無乃費黃金。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唐代。李商隱。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迎來新瑣闥,從到碧瑤岑。水勢初知海,天文始識參。固慚非賈誼,惟恐后陳琳。前席驚虛辱,華樽許細斟。尚憐秦痔苦,不遣楚醪沈。既載從戎筆,仍披選勝襟。瀧通伏波柱,簾對有虞琴。宅與嚴城接,門藏別岫深。閣涼松冉冉,堂靜桂森森。社內容周續,鄉中保展禽。白衣居士訪,烏帽逸人尋。佞佛將成傳,耽書或類淫。長懷五羖贖,終著九州箴。良訊封鴛綺,馀光借玳簪。張衡愁浩浩,沈約瘦愔愔。蘆白疑粘鬢,楓丹欲照心。歸期無雁報,旅抱有猿侵。短日安能駐,低云只有陰。亂鴉沖曬網,寒女簇遙砧。東道違寧久,西園望不禁。江生魂黯黯,泉客淚涔涔。逸翰應藏法,高辭肯浪吟。數須傳庾翼,莫獨與盧諶。假寐憑書簏,哀吟叩劍鐔。未嘗貪偃息,那復議登臨。彼美回清鏡,其誰受曲針。人皆向燕路,無乃費黃金。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訪祥云谷首座不遇。明代。朱同。 荷鋤欲訪祥云谷,云出天涯晝寂寥。擬念過從知姓字,秋聲何處有色蕉。
銅雀瓦硯歌一首謝林法曹。宋代。劉克莊。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復壁,帝不能救憂及躬。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時人肆罵作漢賊,相國自許賢周公。一朝西陵瘞弓劍,帳殿寂寞來悲風。美人去事黃初帝,家法乃與穹廬同。繁華銷歇世代遠,惟有漳水流無窮。時時耕者钁遺瓦,蘇侵土蝕疑古銅。后來好事斲成硯,平視端歙相長雄。參軍得之喜不寐,攜歸光怪夜吐虹。謂宜載寶餉洛貴,顧肯割愛遺山翁。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覽方冊夢寐通。白頭始獲交石友,非不磨礪無新功。復愁偷兒瞰吾屋,竊去奚異玉與弓。書生一硯何足計,老瞞萬瓦掃地空。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游俠篇 其二。魏晉。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好古師老彭。
同孔加淳父諸君集時濟山齋分賦得主人林館秋。明代。王懋明。 寂寂揚雄宅,清涼幾席虛。萸香饋來酒,螢死讀殘書。霜砌花仍發,風林葉向疏。客懷同宋玉,搖落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