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唐代。孟浩然。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晚秋登樓。宋代。王同祖。 獨上危樓望落暉?;桫f歸處遠煙微。湖光洗得秋容凈,爭奈江南雁又飛。
南山柳村訪友。清代。陳忠平。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云。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端午詞·內廷。宋代。晏殊。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再題翠云山房。。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如是契靜悟,終古大圓鏡。
至日留安肅署中。明代。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