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頭大將差健卒,入抄禽生快于鶻。但逢赪面即捉來,
半是邊人半戎羯。大將論功重多級,捷書飛奏何超忽。
圣朝不殺諧至仁,遠(yuǎn)送炎方示微罰。萬里虛勞肉食費,
連頭盡被氈裘暍。華裀重席臥腥臊,病犬愁鴣聲咽嗢。
中有一人能漢語,自言家本長城窟。少年隨父戍安西,
河渭瓜沙眼看沒。天寶未亂猶數(shù)載,狼星四角光蓬勃。
中原禍作邊防危,果有豺狼四來伐。蕃馬膘成正翹健,
蕃兵肉飽爭唐突。煙塵亂起無亭燧,主帥驚跳棄旄鉞。
半夜城摧鵝雁鳴,妻啼子叫曾不歇。陰森神廟未敢依,
脆薄河冰安可越。荊棘深處共潛身,前困蒺藜后臲卼.
平明蕃騎四面走,古墓深林盡株榾。少壯為俘頭被髡,
老翁留居足多刖。烏鳶滿野尸狼藉,樓榭成灰墻突兀。
暗水濺濺入舊池,平沙漫漫鋪明月。戎王遣將來安慰,
口不敢言心咄咄。供進(jìn)腋腋御叱般,豈料穹廬揀肥腯.
五六十年消息絕,中間盟會又猖獗。眼穿東日望堯云,
腸斷正朝梳漢發(fā)。近年如此思漢者,半為老病半埋骨。
常教孫子學(xué)鄉(xiāng)音,猶話平時好城闕。老者儻盡少者壯,
生長蕃中似蕃悖。不知祖父皆漢民,便恐為蕃心矻矻.
緣邊飽喂十萬眾,何不齊驅(qū)一時發(fā)。年年但捉兩三人,
精衛(wèi)銜蘆塞溟渤。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唐代。元稹。 邊頭大將差健卒,入抄禽生快于鶻。但逢赪面即捉來,半是邊人半戎羯。大將論功重多級,捷書飛奏何超忽。圣朝不殺諧至仁,遠(yuǎn)送炎方示微罰。萬里虛勞肉食費,連頭盡被氈裘暍。華裀重席臥腥臊,病犬愁鴣聲咽嗢。中有一人能漢語,自言家本長城窟。少年隨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沒。天寶未亂猶數(shù)載,狼星四角光蓬勃。中原禍作邊防危,果有豺狼四來伐。蕃馬膘成正翹健,蕃兵肉飽爭唐突。煙塵亂起無亭燧,主帥驚跳棄旄鉞。半夜城摧鵝雁鳴,妻啼子叫曾不歇。陰森神廟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荊棘深處共潛身,前困蒺藜后臲卼.平明蕃騎四面走,古墓深林盡株榾。少壯為俘頭被髡,老翁留居足多刖。烏鳶滿野尸狼藉,樓榭成灰墻突兀。暗水濺濺入舊池,平沙漫漫鋪明月。戎王遣將來安慰,口不敢言心咄咄。供進(jìn)腋腋御叱般,豈料穹廬揀肥腯.五六十年消息絕,中間盟會又猖獗。眼穿東日望堯云,腸斷正朝梳漢發(fā)。近年如此思漢者,半為老病半埋骨。常教孫子學(xué)鄉(xiāng)音,猶話平時好城闕。老者儻盡少者壯,生長蕃中似蕃悖。不知祖父皆漢民,便恐為蕃心矻矻.緣邊飽喂十萬眾,何不齊驅(qū)一時發(fā)。年年但捉兩三人,精衛(wèi)銜蘆塞溟渤。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揚州懷古十六首 其一。清代。何震彝。 邗水滔滔日夜流,珠歌翠舞古揚州。傷心怕問南朝事,璧月瓊花總?cè)浅睢?
維摩贊。宋代。釋廣聞。 機(jī)不可觸,病不可醫(yī)。說黃道黑,引蔓牽枝。要見眾生不病時。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rèn)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大宛二馬。元代。郝經(jīng)。 二馬飄飄萬里來,玉花蕭颯上金臺。風(fēng)生兩耳云霄近,電掣雙瞳日月開。渥水虎文連殺氣,大宛龍種絕氛埃。將軍正欲成勛業(yè),看汝驍騰展驥才。
將歸涂口宿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 其一。唐代。許渾。 西巖一磬長,僧起樹蒼蒼。開殿灑寒水,誦經(jīng)焚晚香。竹風(fēng)云漸散,杉露月猶光。無復(fù)重來此,歸舟凌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