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龍鐘后時者,懶于街里蹋塵埃。
如今便別長官去,直到新年衙日來。
送侯喜。唐代。韓愈。 已作龍鐘后時者,懶于街里蹋塵埃。如今便別長官去,直到新年衙日來。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正覺寺清風軒。宋代。蔡覿。 海風拍枕燈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軒秋更好,怒濤推月上闌干。
故承議李 其二。南北朝。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春閨 其一。。劉鳳梧。 粉淚涔涔墮玉腮,個儂情緒亂縈懷。徘徊燕子窺珠箔,零落桃花點綠苔。往事依稀成夢幻,春心深淺費疑猜。斜陽獨倚朱樓望,幾見歸帆天際來。
題畫萊戲呈石末公。明代。劉基。 列鼎羔羊厭腯肥,園官菜把莫嫌微。年來騎士工隳突,此物人間亦見稀。
過仲兄村居 其二。清代。呂留良。 兩子光成長,能文粗足觀。預思渠輩事,遙當太平看。亂后乾坤窄,愁牽日月寬。不知村路里,何以慰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