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本家關西族,別業嵩陽田。云臥能獨往,山棲幸周旋。
垂竿不在魚,賣藥不為錢。藜杖閑倚壁,松花常醉眠。
頃辭青溪隱,來訪赤縣仙。南畝自甘賤,中朝唯愛賢。
仍空世諦法,遠結天臺緣。魏闕從此去,滄洲知所便。
主人瓊枝秀,寵別瑤華篇。落日掃塵榻,春風吹客船。
此行頗自適,物外誰能牽。弄棹白蘋里,掛帆飛鳥邊。
落潮見孤嶼,徹底觀澄漣。雁過湖上月,猿聲峰際天。
群峰趨海嶠,千里黛相連。遙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圓。
昔聞智公隱,此地常安禪。千載已如夢,一燈今尚傳。
云龕閉遺影,石窟無人煙。古寺暗喬木,春崖鳴細泉。
流塵既寂寞,緬想增嬋娟。山鳥怨庭樹,門人思步蓮。
夷猶懷永路,悵望臨清川。漁人來夢里,沙鷗飛眼前。
獨游豈易愜,群動多相纏。羨爾五湖夜,往來閑扣舷。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唐代。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本家關西族,別業嵩陽田。云臥能獨往,山棲幸周旋。垂竿不在魚,賣藥不為錢。藜杖閑倚壁,松花常醉眠。頃辭青溪隱,來訪赤縣仙。南畝自甘賤,中朝唯愛賢。仍空世諦法,遠結天臺緣。魏闕從此去,滄洲知所便。主人瓊枝秀,寵別瑤華篇。落日掃塵榻,春風吹客船。此行頗自適,物外誰能牽。弄棹白蘋里,掛帆飛鳥邊。落潮見孤嶼,徹底觀澄漣。雁過湖上月,猿聲峰際天。群峰趨海嶠,千里黛相連。遙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圓。昔聞智公隱,此地常安禪。千載已如夢,一燈今尚傳。云龕閉遺影,石窟無人煙。古寺暗喬木,春崖鳴細泉。流塵既寂寞,緬想增嬋娟。山鳥怨庭樹,門人思步蓮。夷猶懷永路,悵望臨清川。漁人來夢里,沙鷗飛眼前。獨游豈易愜,群動多相纏。羨爾五湖夜,往來閑扣舷。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
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避地白巖山中書懷。宋代。吳說。 胡虜憑陵甚,長驅青海邊。攜家遭困頓,憂國憤迍邅。不省歲月換,徒驚花草鮮。到頭蘇息否,灑淚問蒼天。
玉皇殿閣微涼,看公重試薰風手。高門畫戟,桐陰閣道,青青如舊。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爭問、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錦衣行晝。依然盛事,貂蟬前后,鳳麟飛走。富貴浮云,我評軒冕,不如杯酒。待從公,痛飲歲,伴莊椿壽。
水龍吟·玉皇殿閣微涼。宋代。辛棄疾。 玉皇殿閣微涼,看公重試薰風手。高門畫戟,桐陰閣道,青青如舊。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爭問、公安否。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錦衣行晝。依然盛事,貂蟬前后,鳳麟飛走。富貴浮云,我評軒冕,不如杯酒。待從公,痛飲歲,伴莊椿壽。
冬至。宋代。馬廷鸞。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風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無人獻襪拋塵屨,有客傳觴酦凍醅。天地不教陽德盡,韋編曾叩伏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