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漭江勢闊,雨開潯陽秋。驛門是高岸,望盡黃蘆洲。
水與五溪合,心期萬里游。明時無棄才,謫去隨孤舟。
鷙鳥立寒木,丈夫佩吳鉤。何當報君恩,卻系單于頭。
九江口作。唐代。王昌齡。 漭漭江勢闊,雨開潯陽秋。驛門是高岸,望盡黃蘆洲。水與五溪合,心期萬里游。明時無棄才,謫去隨孤舟。鷙鳥立寒木,丈夫佩吳鉤。何當報君恩,卻系單于頭。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西郊秋興十首 其十。明代。何景明。 古人歌舞地,今日幾豪華。世事那能定,吾生詎有涯。秋蟲不去戶,寒雁各依沙。獨少高陽侶,時時過酒家。
送張靜峰年兄赴河南別駕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十年南省客,半刺領東周。馬向雪中去,人稱洛下游。關河三輔道,云物二陵秋。別思還蕭索,寒塘水自流。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故園卷餅思新菜,凍井澆梅出暖泉。誰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紋篇。
送陸比部汝成使閩中。明代。謝榛。 醉攀楊柳禁城東,別后芳樽不可同。日暮亂云迷遠道,天涯孤劍倚飛蓬。任公臺瞰江流近,大姥峰連海色空。虞帝好生當此日,遙知閩徼待春風。
壽右丞相。。冰壺。 淳佑更茲第二春,順開黃道對昌辰。貔貅不動紅塵騎,鴻雁于歸青野人。千載龍云符氣運,一堂魚水會精神。地寒燕谷須鈞播,揮手東風造化仁。
金陵八詠和湛宗伯 其四 雨花臺。明代。顧璘。 古臺開士說金經,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