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說安貧歸未得,竹邊門掩小池冰。典琴賒酒吟過寺,
送客思鄉上灞陵。待月夜留煙島客,憶云閑訪翠微僧。
幾時獻了相如賦,共向嵩山采茯苓。
贈友人。唐代。張喬。 自說安貧歸未得,竹邊門掩小池冰。典琴賒酒吟過寺,送客思鄉上灞陵。待月夜留煙島客,憶云閑訪翠微僧。幾時獻了相如賦,共向嵩山采茯苓。
張喬。 (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
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南園彩棚映綠樹,西湖畫舫臨清流。幾時云陰得斂霽,愿把一樽相獻酬。
念奴嬌。清代。周之琦。 五湖空約,為迷津、翻學鴟夷生計。釣艇漁舟頻喚取,替卻駪駪征騎。蕙帶徐搴,蓀橈緩蕩,萬頃玻璃碎。青溪幾折,晚風吹夢無際。當日跨鳳偕歸,玉尊雙飲,笑語篷窗倚。一綠鴛波依舊好,誰念羈禽身世。帝子貞筠,靈均香草,況是埋憂地。楚騷歌罷,水天何限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