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與夫子,相遇漢川陰。珠浦龍猶臥,檀溪馬正沉。
價重瑤山曲,詞驚丹鳳林。十年睽賞慰,萬里隔招尋。
毫翰風期阻,荊衡云路深。鵬飛俱望昔,蠖屈共悲今。
誰謂青衣道,還嘆白頭吟。地接神仙澗,江連云雨岑。
飛泉如散玉,落日似懸金。重以瑤華贈,空懷舞詠心。
酬張少府柬之。唐代。盧照鄰。 昔余與夫子,相遇漢川陰。珠浦龍猶臥,檀溪馬正沉。價重瑤山曲,詞驚丹鳳林。十年睽賞慰,萬里隔招尋。毫翰風期阻,荊衡云路深。鵬飛俱望昔,蠖屈共悲今。誰謂青衣道,還嘆白頭吟。地接神仙澗,江連云雨岑。飛泉如散玉,落日似懸金。重以瑤華贈,空懷舞詠心。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
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棧道雜詩 其四。清代。李元滬。 全身裹翠微,重霧苦侵衣。棧騎隨猱掛,山泉學弩飛。二分懸足窄,九折入云飛。無酒澆徒御,誰家白板扉。
己卯歲除夜。宋代。趙友直。 剛迎新歲至,俄驚歲復分。燒燈明萬戶,爆竹響千門。愁對梅花詠,強將柏葉吞。經年心底事,明日付東君。
送程三水天翼內擢。清代。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哭華姜一百首 其三十六。清代。屈大均。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九日追和虞太史韻東徐僉憲叔明。。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