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jīng)卷。書放屏風(fēng)上,時時看一遍。
拾遺二首新添 其二。唐代。寒山。 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jīng)卷。書放屏風(fēng)上,時時看一遍。
寒山(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歲后隱居于浙東天臺山,享年一百多歲。嚴(yán)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后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nèi)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于天臺山寒巖。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jīng)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著二十世紀(jì)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廣泛流傳。正如其詩所寫:“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歲后隱居于浙東天臺山,享年一百多歲。嚴(yán)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后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nèi)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于天臺山寒巖。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jīng)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著二十世紀(jì)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廣泛流傳。正如其詩所寫:“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哭張行人睴吉。明代。李東陽。 十載同年淚,因君更滿襟。辭家萬里遠(yuǎn),憂國二毛侵。病減郎官俸,貧揮使者金。平生冰雪操,弦絕為知音。
感寓 其十。明代。童軒。 丹山出異鳥,文采光陸離。高飛薄霄漢,虞網(wǎng)巧空施。昔當(dāng)有虞氏,此鳥曾來儀。一鳴恊韶樂,千載應(yīng)昌期。回觀百鳥群,喧啾竟何為。
禹門。明代。薛瑄。 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流萬里來。更欲登臨窮勝觀,卻愁咫尺會風(fēng)雷。
唐昌地理王生求詩。宋代。何夢桂。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缽在心經(jīng)。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兒孫振說鈴。跨斷九龍行地脈,踏翻八卦撼天星。靈犀一點無傳訣,莫向山頭泥鬼靈。
浣溪紗 其四。清代。樊增祥。 在地當(dāng)為連理枝。在天當(dāng)作紫鶼飛。通明殿里有青詞。愿得冠巾成妙麗,更容鉛黛轉(zhuǎn)男兒。報他擁髻與顰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