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扇復團扇,因風托方便。
銜泥巢君屋,雙燕令人羨。
張公子,時相見。
張公一生江海客,文章獻納麒麟殿。
文采風流今尚存,看君不合長貧賤。
醉中往往愛逃禪,解道澄江靜如練。
淮南百宗經行處,攜手落日回高宴。
城上烏,尾畢逋。
塵沙立暝途,惟有摩尼珠。
云夢澤南州,更有赤須胡。
與君歌一曲,長鋏歸來乎。
出無車,食無魚。
不須聞此意慘愴,幸是元無免破除。
脫吾帽,向君笑。
有似山開萬里云,論心何必先同調。
河之水,去悠悠。
將家就魚米,四海一扁舟。
頭陀云外多僧氣,直到湖南天盡頭。
潭府邑中甚淳古,還如何遜在揚州。
但得長年飽吃飯,苦無官況莫來休。
戲贈張叔甫。宋代。黃庭堅。 團扇復團扇,因風托方便。銜泥巢君屋,雙燕令人羨。張公子,時相見。張公一生江海客,文章獻納麒麟殿。文采風流今尚存,看君不合長貧賤。醉中往往愛逃禪,解道澄江靜如練。淮南百宗經行處,攜手落日回高宴。城上烏,尾畢逋。塵沙立暝途,惟有摩尼珠。云夢澤南州,更有赤須胡。與君歌一曲,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食無魚。不須聞此意慘愴,幸是元無免破除。脫吾帽,向君笑。有似山開萬里云,論心何必先同調。河之水,去悠悠。將家就魚米,四海一扁舟。頭陀云外多僧氣,直到湖南天盡頭。潭府邑中甚淳古,還如何遜在揚州。但得長年飽吃飯,苦無官況莫來休。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
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照鏡。唐代。王建。 忽自見憔悴,壯年人亦疑。發緣多病落,力為不行衰。暖手揉雙目,看圖引四肢。老來真愛道,所恨覺還遲。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其十 懷古。明代。林光。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秫酒澆時變,烏巾到老存。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一任兒曹懶,清風自掃門。
北門觀漲。元代。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晏坐信筆二首 其一。。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月溪橋。明代。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中有亡懷子,長笛橫翠鐵。一曲寒兔泣,再曲溪石裂。夜深斗柄移,孤峭厲嵽嵲。安得雙飛鴻,相從問真訣。營魄感晦盈,深淵積冰雪。危橋未可梯,茲意吾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