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六世學,兀兀門亦專。
耕道宜有秋,而我適旱乾。
疏鬢日月邁,破衣霜雪單。
誰謂四海寬,已覺一飽難。
失計墮簿領,署判手為酸。
皇家挈天綱,昨下如綸言。
冷眼看匠手,雌黃英俊間。
華堂玉塵動,繡簾香鴨殘。
為國得一人,可使天下字。
當時呼畫師,我愧寧不然。
策勛徑投筆,守志甘抱關。
渥洼萬里心,束芻老廄閑。
豈無苜蓿盤,可以羞晨餐。
豈無芰荷衣,可以備祁寒。
天地日莽蒼,逢辰諒多艱。
世既不吾與,不去良亦頑。
搖搖故山心,長風動旌旃。
君今門下士,良莊滿人寰。
與我各相去,何啻一小千。
異時白云邸,仰君分酒錢。
富貴無相忘,勿徒況永嘆。
再和。宋代。馮時行。 煌煌六世學,兀兀門亦專。耕道宜有秋,而我適旱乾。疏鬢日月邁,破衣霜雪單。誰謂四海寬,已覺一飽難。失計墮簿領,署判手為酸?;始谊炀V,昨下如綸言。冷眼看匠手,雌黃英俊間。華堂玉塵動,繡簾香鴨殘。為國得一人,可使天下字。當時呼畫師,我愧寧不然。策勛徑投筆,守志甘抱關。渥洼萬里心,束芻老廄閑。豈無苜蓿盤,可以羞晨餐。豈無芰荷衣,可以備祁寒。天地日莽蒼,逢辰諒多艱。世既不吾與,不去良亦頑。搖搖故山心,長風動旌旃。君今門下士,良莊滿人寰。與我各相去,何啻一小千。異時白云邸,仰君分酒錢。富貴無相忘,勿徒況永嘆。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
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送張伯徵下第歸雙林。明代。湛若水。 說到雙林吾愛之,況有好鳥翻相依。高枝密蔭養奇翅,他日一鳴翀天飛。
送鄭叔車還鄉。明代。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昔年仕朝簪,濟濟儀鹓鸞。有子長階庭,娟娟秀芝蘭。兵壓隔溫凊,恨不生羽翰。流言日紛起,念之熱肺肝。燕山尚冰霰,汴水猶波瀾。既憂滫瀡闕,復恐衣裳單。未知親定所,豈悼行路難。愿學朱壽昌,歷訪遍川蠻。望云朝屢悵,見月宵永嘆。睽違十五載,夢寐何時安。一旦遇中途,兩恨共相看。阿兒悲且喜,揾淚不能乾。阿父病隨愈,傾倒為汝歡。細詢盡故舊,相語夜向闌。幾人亂離后,骨肉能爾完。況乃四十指,舉族無一殘。會當返故里,高堂舞斑斕。因事尚留滯,遣子先往觀。急歸報尊長,庶使眾心寬。忝予同鄉邑,羨伊子職殫。移忠諒由孝,踵美登王官。荊花既燁燁,桂樹亦團團。好將丹一寸,書入青瑯玕。
天寶宮詞十二首寓感(《草堂雅集》題云“唐。宋代。顧德輝。 五王馬上打球歸,贏得宮花獻貴妃。樂起閣門邊奏少,禍因臺寺諫書稀。侍兒隨幸皆頒紫,骰子蒙恩亦賜緋。姊妹相從習歌舞,何人能制柘黃衣?!?
登姑蘇臺。元代。盧琦。 有客攜詩此遠游,欄干倒影沒寒流。千年歌舞渾如夢,九日登臨總是愁。故國黃花應未晚,孤城殘柳不禁秋。莼鱸倘遂南歸興,笑向橋邊問釣舟。
打麥詞。明代。高啟。 雉雛高飛夏風暖,行割黃云隨手斷。疏莖短若牛尾垂,去冬無雪不相疑。場頭負歸日色白,穗落連枷聲拍拍。呼兒打曬當及晴,雨來怕有飛蛾生。臥驅鳥雀非愛惜,明年好收從爾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