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山東農,臣誠田舍翁。臣以隋末亂,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諫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計不從。百萬糧,一日盡,百萬眾,一夕空,力屈事去歸山東。
臣義不忍棄故土,事仇充,相隨西來朝真龍。先帝不臣識,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書自請安山東。山東歸皇圖,授臣洗馬之職在東宮。
東宮多不德,兄弟不相容。臣教太子剪黑闥,親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太子既死,先帝命臣聽陛下處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諒自與逆黨同。
陛下以臣盡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書,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時時進諫開皇衷。陛下幸而時聽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豐。
使陛下功德及堯舜則臣心喜,小有過失則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風。陛下初年誠心聽諫,故天耳聰。
今聽諫不逮昔,故天耳聾。往以未治為憂,故人心悅。
今以既治為安,故威德隆。往日用臣言,賜臣以黃金甕。
天廄驄,輟殿材構臣屋與墉。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為惠胡不終。
喜臣則謂臣嫵媚,惡臣則詈臣田舍翁。陛下不宜以喜怒毀譽損厥躬。
臣薦侯與杜,謂其才略雄,臣豈阿黨預知其終兇。
臣錄諫疏草,前后三百封。欲使后世知陛下,能聽諫,致時雍。
豈欲賣直歸過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隨比干,侶龍逢。
獨不記臣言良與忠,胡為乎會須殺此田舍翁。田舍翁,豈畏死,但惜陛下既殺張亮,又誅劉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養氣質,除內訌,毋以喜怒存諸胸。
大臣無災帝德穹,社稷無虞王業鴻。千秋萬歲為唐宗,老臣不諱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諱田舍翁。
代魏徵田舍翁詞。宋代。張憲。 臣本山東農,臣誠田舍翁。臣以隋末亂,出仕蒲山公。蒲山愎諫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計不從。百萬糧,一日盡,百萬眾,一夕空,力屈事去歸山東。臣義不忍棄故土,事仇充,相隨西來朝真龍。先帝不臣識,大臣不臣通。故臣上書自請安山東。山東歸皇圖,授臣洗馬之職在東宮。東宮多不德,兄弟不相容。臣教太子剪黑闥,親元戎。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太子既死,先帝命臣聽陛下處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諒自與逆黨同。陛下以臣盡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書,登臣政府爵位崇。臣于是感激,時時進諫開皇衷。陛下幸而時聽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豐。使陛下功德及堯舜則臣心喜,小有過失則臣心忡。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風。陛下初年誠心聽諫,故天耳聰。今聽諫不逮昔,故天耳聾。往以未治為憂,故人心悅。今以既治為安,故威德隆。往日用臣言,賜臣以黃金甕。天廄驄,輟殿材構臣屋與墉。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為惠胡不終。喜臣則謂臣嫵媚,惡臣則詈臣田舍翁。陛下不宜以喜怒毀譽損厥躬。臣薦侯與杜,謂其才略雄,臣豈阿黨預知其終兇。臣錄諫疏草,前后三百封。欲使后世知陛下,能聽諫,致時雍。豈欲賣直歸過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隨比干,侶龍逢。獨不記臣言良與忠,胡為乎會須殺此田舍翁。田舍翁,豈畏死,但惜陛下既殺張亮,又誅劉洎,剪刈大臣如刈蓬。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養氣質,除內訌,毋以喜怒存諸胸。大臣無災帝德穹,社稷無虞王業鴻。千秋萬歲為唐宗,老臣不諱田舍翁。于乎,老臣不諱田舍翁。
(?—1142)閬州人。為岳家軍前軍統制、同提舉一行事務。高宗紹興四年,參加收復襄漢六郡戰役,攻取郢州后,與徐慶、牛皋等進克隨州,又和王貴等大敗金將劉合孛堇及偽齊將李成數萬聯軍,復鄧州。十年,從岳飛北伐,領兵奪據潁昌府、淮寧府。郾城大戰后,引軍攻拔臨潁,并與徐慶等在臨潁附近再破金兵。以戰功官居觀察使。十一年,岳飛罷兵權,改任鄂州大軍副都統制。秦檜、張俊使軍人王俊誣告其策劃為岳飛收回軍權,與岳云同時被捕。在獄中被拷掠至體無完膚,終不伏罪,遂與岳氏父子并遭殺害。 ...
張憲。 (?—1142)閬州人。為岳家軍前軍統制、同提舉一行事務。高宗紹興四年,參加收復襄漢六郡戰役,攻取郢州后,與徐慶、牛皋等進克隨州,又和王貴等大敗金將劉合孛堇及偽齊將李成數萬聯軍,復鄧州。十年,從岳飛北伐,領兵奪據潁昌府、淮寧府。郾城大戰后,引軍攻拔臨潁,并與徐慶等在臨潁附近再破金兵。以戰功官居觀察使。十一年,岳飛罷兵權,改任鄂州大軍副都統制。秦檜、張俊使軍人王俊誣告其策劃為岳飛收回軍權,與岳云同時被捕。在獄中被拷掠至體無完膚,終不伏罪,遂與岳氏父子并遭殺害。
虬髯行送陳忠甫赴戚將軍幕。。歐大任。 虬髯猿臂氣如虎,都人共識陳忠甫。吾鄉曾表孝廉家,奕世不絕衣冠譜。少年握管善草書,近日工詩能樂府。胡騎天山敕勒歌,公孫劍器渾脫舞。頭上新焚章甫冠,據鞍欲掃東西虜。杜陵入幕本詩人,仆射豈徒似嚴武。今之太保大將軍,薊門仗鉞開胡云。戲下多收草茅士,半與衛霍論功勛。君行許國奇男子,萬里封侯從此始。燕郊八月飛寒霜,贈君犀甲鐵裲襠,蛇頭雙矛丈八長。漁陽山河盡錦繡,漢家障塞皆金湯。三衛貢市性犬羊,土蠻豈足稱名王。丈夫尺寸在邊疆,金印累累搖日光。好兒卻是李亞子,醉殺不數孫家郎。秦五羖,魏五釜,微賤成名自千古。策清大漠以尺箠,生縛匈奴用長組。陳忠甫,歸來何以報明主。
閏月三日即事。宋代。釋居簡。 星歷新傳誤,無人重講明。日中陰似夜,春半冷如正。柳欲眠還醒,花猶染不成。燕歸多日了,猶自未聞鶯。
即事。元代。項炯。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冬日雜興二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零露潤枯桑,運回辭故枝。棲禽深婉昵,欲與終因依。竟夕不相保,何況延晨吹。晶宇垂玉繩,瑤光空陸離。冪歷千萬里,含心當語誰。顧影追疇昔,韶風漾芳時。下映清江淥,上承靈雨飛。時哉不再覿,群情自紛疑。詎知幽悄懷,時為夢中期。佳序還在目,榮光亙葳蕤。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宋代。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才大古人用,論高人先知。晦翁千載人,源流有余師。衣傳正大學,時吐蹇諤辭。國步方險艱,憂端終南齊。袖有濟時策,真言瑯玕披。忠嘉計稷契,不事激與隨。辯論黼座側,聽納天顏怡。林林陛楯郎,相顧胥嘆咨。中有張萬福,拜賀太平基。正賴中流柱,障瀾使東之。胡為勇於去,神龍不容羈。平生廉靖操,為國張四維。西風送漢節,凜凜和霜威。皇華馳周顯,書錦輝繡衣。沮臺占二星,今夕躔已移。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隱微。刑清民乃服,莠除昔始滋。烹鮮戒政擾,漏魚寧綱稀。要令珥筆俗,洗心學書詩。更令佩犢子,竭力事耘耔。鄱江歇瀾波,貫索韜光輝。丕變東楚俗,若詠洙泗涯。小試大儒效,泰山一毫釐。寧如立本朝,措世復雍熙。無容孔席暖,佇興宣室思。歸來納絳節,平登黃扉葉。富貴推不去,乘留復須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