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新豐曲,風(fēng)清古格。聲前轉(zhuǎn)調(diào)入無生,恰應(yīng)云門臘月拍。
無影樹下,古渡頭邊。要知東谷末后句子,須待洞水逆流。
偈頌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四。宋代。釋廣聞。 唱新豐曲,風(fēng)清古格。聲前轉(zhuǎn)調(diào)入無生,恰應(yīng)云門臘月拍。無影樹下,古渡頭邊。要知東谷末后句子,須待洞水逆流。
釋廣聞(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賜名佛智,號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從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廣利禪寺。十一年,住凈慈報恩光孝禪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靈隱禪寺。四年,住徑山興圣萬壽禪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廣聞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銘》。 釋廣聞詩,以輯自《語錄》者及其中單編之詩依原卷次編為兩卷。 ...
釋廣聞。 釋廣聞(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賜名佛智,號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從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廣利禪寺。十一年,住凈慈報恩光孝禪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靈隱禪寺。四年,住徑山興圣萬壽禪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廣聞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銘》。 釋廣聞詩,以輯自《語錄》者及其中單編之詩依原卷次編為兩卷。
有客。明代。韓上桂。 有客形容黯如漆,裙短不覆才到膝。不知兩眼為誰青,但取高歌留白日。讀書十載北山中,泉石泠泠常溯風(fēng)。興狂便掣青萍劍,氣奮欲掛扶桑弓。年來上策獻(xiàn)天子,彩筆揮成裂云綺。勢蹋昆崙萬仞峰,更傾百折東流水。風(fēng)云散合近如何,點額屢困空蹉跎。春草春花長駐世,祇應(yīng)蠟屐捫青蘿。桂枝糾結(jié)徒相戀,下看世俗成滂沱。嗚呼,下看世俗成滂沱,古來偃蹇何其多。
葛嶺。清代。朱方藹。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guī)讜r閑。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fù)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
潮陽遠(yuǎn)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俟居弟雨田并舟南至楊村聞兄潮陽之命別去賦此送之。明代。游樸。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fù)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潮陽遠(yuǎn)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送林次崖先生欽州考績二首 其二。明代。盧寧。 極海六年圖臥治,孤忠千結(jié)獨成狂。一州民瘼春同煦,萬里君門夜未央。搜輯地輿成國史,隱憂戎馬疏蠻荒。何時宣室來前席,迅策奇勛在袞裳。
瑞峰院夜語奉酬鄭簿。宋代。林亦之。 百級上層巒,呼鐙同所歡。瓷杯真有道,行李似無官。妙語勝熊掌,疎才愧鹖冠。古人相見意,不作酒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