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空一橫掃,秀桐芳蕙經宵老。晨雞驚起窮丈夫,心骨調殘感霜草。
獨起過君喜君在,鹴裘同就旗亭解。酒酣氣壯把袂歸,吾曹心過中區大。
君不覺豐城兩龍思延平,氣凝愁紫牛間橫。神物際會當有時,洛陽樓上逢張卿。
古人率自窮途起,景略執畚南陽耕。
梁甫吟與任向。宋代。張方平。 秋風吹空一橫掃,秀桐芳蕙經宵老。晨雞驚起窮丈夫,心骨調殘感霜草。獨起過君喜君在,鹴裘同就旗亭解。酒酣氣壯把袂歸,吾曹心過中區大。君不覺豐城兩龍思延平,氣凝愁紫牛間橫。神物際會當有時,洛陽樓上逢張卿。古人率自窮途起,景略執畚南陽耕。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
張方平。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歸雁。宋代。劉攽。 楚水幾時綠,歸鴻前后聞。江湖久漂泊,南北忍辛勤。意氣融融日,聲音漠漠云。青冥易凌厲,況復未離群。
題徐賁眠云軒圖用高季迪韻。。弘歷。 明季能詩家,孰與渤海儔。偶然披此圖,喜復晤青邱。紗幮對快晴,爽風蕩輕裯。胡乃滃勃云,不離幾案頭。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圖成之,老筆殊難侔。昔讀大全集,曠若乘虛舟。末由涉其籓,如望滄瀛洲。是詩久成誦,叫絕杯屢浮。乃今見手跡,動我逸興幽。由來出倫材,美備原可求。詩情鳥云飛,字法龍空游。適然成三絕,展卷不忍收。曾聞白云亭,高躅傳郭休。亦越浮云詩,閒澹憶蘇州。古人渺其遠,誰能勝一籌。正如彼行云,蹤跡難延留。云留固已佳,與之偕由由。云去亦云得,絕無得失愁。虛堂清晝閒,無夢尋莊周。拈來一賡韻,詎論工與不。惟以紀時日,乾隆丙寅秋。
逍遙詠。。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深思五嶺凡間路,好作三天物外人。萬里州通寬世俗,清虛境象善求真。
秋夜。宋代。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宋代。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小適園桃花忽開 其二。明代。王鏊。 花開猶未報人知,花下行吟漫自思。花若能言應笑我,年年無酒只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