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和煙翠不分,東風吹雨上離樽。
鹍弦調急難藏恨,燕子樓高易斷魂。
錦子書成春夢游遠,玉壺淚滿夜燈昏。
馬蹄想過長亭路,細與蕭郎認去痕。
春閨怨效唐才調集體。宋代。張紹文。 楊柳和煙翠不分,東風吹雨上離樽。鹍弦調急難藏恨,燕子樓高易斷魂。錦子書成春夢游遠,玉壺淚滿夜燈昏。馬蹄想過長亭路,細與蕭郎認去痕。
張紹文(生卒年不詳)字庶成,潤州(今江蘇鎮江)人。張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載其詞四首。 ...
張紹文。 張紹文(生卒年不詳)字庶成,潤州(今江蘇鎮江)人。張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載其詞四首。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世美歸侍政府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作詩送之 其八。南北朝。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次馮申之游靈泉韻。宋代。王灼。 名山起高興,不惜馬首東。沙邊一著眼,翠光已浮空。踏遍桑柘村,所向漸不同。溪細山疑合,谷轉路始窮。瑩凈白玉界,芬馥青蓮宮。元知境過清,乘春乃昭融。尚馀半殘花,伴我酒頰紅。拂石愛少蘚,披林怯多風。安得身無事,來時禪寂翁。慮沉燈影外,慧發鳥聲中。庶遂老巖壑,此行太匆匆。
喜弟至 其二。近現代。曾彥。 飄泊誠堪嘆,飛蓬離本根。艱危辭故邑,高逸隱吳門。聞說芳蘭地,都令野草繁。何時賦歸去,同醉少陵園。
和百拙禪師韻。元代。耶律楚材。 十方世界是全身,氣宇如王絕比倫。與奪機中明主客,正偏位里辨君臣。眠云臥月辭三島,鼓腹謳歌預四民。了了了時誰可曉,閑人元不是閑人。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紀德十一首。唐代。鄧肅。 四海紛紛箏笛耳,誰識子期志流水。韻高調古自難酬,得意政須副墨子。我公聲價第一人,積薪居上笑不嗔。但將佳句妙今古,逝變雕蟲返太真。孟軻嘗續吾道絕,功與神禹論工拙。先生今復回狂瀾,豈減旌陽柱鑄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