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氣如大霧,蒙我大明鏡。主人莫知鄉,奴隸竊權柄。
不能巍巍蒞,惟聽紛紛命。是非既昧瞀,操執豈中正。
不惟裁截偏,尤苦怠惰病。一柱一柔弱,四維俱不競。
循茲不回首,安得逃禽行。為人自暴棄,造化德獨盛。
納日息萬物,停止吾視聽。魂歸魄不安,靈根復凝定。
潛龍蟠深淵,不滅飛騰性。五更號群雞,陡然得大慶。
熹微一隙開,洞達八荒圣。天地頓軒豁,百度亦饾饤。
昨非咸昭晰,今是足審訂。乃知天于人,父母未足并。
晦以養其明,止以茁其瑩。此而不接續,誠犯不恭令。
工夫知如何,焚香且虔敬。
旦氣詩。宋代。陳普。 晝氣如大霧,蒙我大明鏡。主人莫知鄉,奴隸竊權柄。不能巍巍蒞,惟聽紛紛命。是非既昧瞀,操執豈中正。不惟裁截偏,尤苦怠惰病。一柱一柔弱,四維俱不競。循茲不回首,安得逃禽行。為人自暴棄,造化德獨盛。納日息萬物,停止吾視聽。魂歸魄不安,靈根復凝定。潛龍蟠深淵,不滅飛騰性。五更號群雞,陡然得大慶。熹微一隙開,洞達八荒圣。天地頓軒豁,百度亦饾饤。昨非咸昭晰,今是足審訂。乃知天于人,父母未足并。晦以養其明,止以茁其瑩。此而不接續,誠犯不恭令。工夫知如何,焚香且虔敬。
陳普。 陳普,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鐘表之雛形。
十二月二十三日對雪。。徐震堮。 暗云貼水疑無縫,禿樹當風強作聲。今日清寒才到骨,一簾飛雪畫江城。
古大夫宅下馬石歌。清代。丘逢甲。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鑄鎮宅錢。古錢出土銅銹紫,留與后人知宅址。錢鑄何年石能語,此石不刻黨人碑,又不貢筑艮岳兼花移。大夫五馬何逶迤?留題七星巖石方來歸。大夫歸來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塵時。當國者誰蔡太師。吁嗟時事已可知。大夫下馬心應悲,朝更代改宅何有?大夫名在馬骨朽。惟有此石長不刓,大書深刻苔花寒。摩挲欲具袍笏拜,當作到氏奇礓看。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唐代。王建。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向前,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嚙尸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舟沉身死悔難追。公無渡河公自為。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舟中除夕。清代。蔣詩。 舟行逼除夕,悵悵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河此夜思。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坐篷窗下,無心對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