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樓人看水東流,橋上行人卻望樓。零落故宮無覓處,蕭蕭禾黍滿城秋。
東樓雨中七詩 其二。金朝。王元粹。 倚樓人看水東流,橋上行人卻望樓。零落故宮無覓處,蕭蕭禾黍滿城秋。
金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弱冠作詩便有高趣。哀宗正大末,為南陽酒官。遭亂,流寓襄陽。后北歸,寄食燕中。年四十余卒。 ...
王元粹。 金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弱冠作詩便有高趣。哀宗正大末,為南陽酒官。遭亂,流寓襄陽。后北歸,寄食燕中。年四十余卒。
黃河南岸見梨花二首 其二。明代。陸深。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六言二首贈月蓬道人。宋代。劉克莊。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咸而非。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泄天機。
汝寧徐使君 其九。明代。李攀龍。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結主深。但使便宜長得請,守臣無意賜黃金。
采桑子 其二。。趙文漪。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好趁東風折一枝。云涯望里長干路,乍怯單衣。細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