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住玉山赤鳳,神舟同泛,激浪漂浮。便使鳥龜,開口顯出嘉謨。吸洪濤、枯干北海,吐世波、澆溉西湖。自舒敷。水紋花面,皆是金鋪。光珠。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普遍騰輝,盡成霞彩覆環紆。見圓珠。深深漸現,結寶丹、空處超*。得瓊途。磊羅天上,永永惺蘇。
玉蝴蝶·捉住玉山赤鳳。金朝。王哲。 捉住玉山赤鳳,神舟同泛,激浪漂浮。便使鳥龜,開口顯出嘉謨。吸洪濤、枯干北海,吐世波、澆溉西湖。自舒敷。水紋花面,皆是金鋪。光珠。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普遍騰輝,盡成霞彩覆環紆。見圓珠。深深漸現,結寶丹、空處超*。得瓊途。磊羅天上,永永惺蘇。
(1112—1170)咸陽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應武舉,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學道,改名,字知明,號重陽子。倜儻尚義,不拘小節,好屬文,才思敏捷。學道后往來終南山一帶,曾在終南縣南鑿穴而居。后至山東崳山全真庵。所創教派名全真道。馬丹陽、丘長春、王玉陽、郝廣陵、譚處端皆其弟子。 ...
王哲。 (1112—1170)咸陽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應武舉,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學道,改名,字知明,號重陽子。倜儻尚義,不拘小節,好屬文,才思敏捷。學道后往來終南山一帶,曾在終南縣南鑿穴而居。后至山東崳山全真庵。所創教派名全真道。馬丹陽、丘長春、王玉陽、郝廣陵、譚處端皆其弟子。
憶王孫 新秋即事。清代。方彥珍。 疏簾花影月光籠。暑退涼生詩思濃。忽訝鏦錚響遠空。戛梧桐。一半砧聲一半風。
送傅守歸。宋代。劉宰。 仕至二千石,富貴有足樂。官為諫大夫,亦足究所學。蘭階擢珠樹,金閏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負黃石約。
寫墨竹一枝。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離維揚。宋代。宋伯仁。 不為鱸魚憶故鄉,只緣心事近重陽。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