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我往歲山中居,山水娛人忘讀書。釣魚獨坐溪石久,看竹每過鄰人居。
蒼松鶴帶白云下,紫蘿猿抱晴煙虛。而我扶醉騎蹇驢,誰人不道似是浣花之畫圖。
自從喪亂走南北,甚欲畫之不可得。楊君揮翰頗風流,云山為作秋三疊。
寒雅隔浦淡微茫,老樹懸崖交屈鐵。門前芝草澗中石,稚子松根采殘葉。
知君所畫非青原,令我展轉思故園。山橋野徑宛相似,桂樹正對梅花村。
清秋毫末瘦蛟舞,白日座上銀河翻。問君何得最奇古,十載苦心思董元。
董元舊住浙江上,門對吳山聳千文。有時登高望海潮,老懷揮霍增雄壯。
遺跡百年今漸亡,戰塵千里吾安往。但將此畫掛高堂,清秋臥聽松風響。
畫山水歌贈楊彥正。元代。郭鈺。 憶我往歲山中居,山水娛人忘讀書。釣魚獨坐溪石久,看竹每過鄰人居。蒼松鶴帶白云下,紫蘿猿抱晴煙虛。而我扶醉騎蹇驢,誰人不道似是浣花之畫圖。自從喪亂走南北,甚欲畫之不可得。楊君揮翰頗風流,云山為作秋三疊。寒雅隔浦淡微茫,老樹懸崖交屈鐵。門前芝草澗中石,稚子松根采殘葉。知君所畫非青原,令我展轉思故園。山橋野徑宛相似,桂樹正對梅花村。清秋毫末瘦蛟舞,白日座上銀河翻。問君何得最奇古,十載苦心思董元。董元舊住浙江上,門對吳山聳千文。有時登高望海潮,老懷揮霍增雄壯。遺跡百年今漸亡,戰塵千里吾安往。但將此畫掛高堂,清秋臥聽松風響。
(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字彥章,吉水人。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詳,年在六十歲以外。元末遭亂,隱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鈺生平轉側兵戈,為詩多愁苦之辭;著有靜思集十卷,《四庫總目》于當時盜賊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足補史傳之闕。 ...
郭鈺。 (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字彥章,吉水人。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詳,年在六十歲以外。元末遭亂,隱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鈺生平轉側兵戈,為詩多愁苦之辭;著有靜思集十卷,《四庫總目》于當時盜賊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足補史傳之闕。
食酥二首 其二。宋代。曾幾。 土酥絕類穆家兒,好著崔家饤坐梨。如夢甘寒千百顆,雪肌相伴出關西。
赴昆山悼顧武祥。明代。皇甫汸。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寧云似舅賢。
送錢敬叔歲貢赴禮部。明代。陶宗儀。 隴頭不待鶴書招,勸駕賓筵禮數饒。芹泮泳游才孔俊,鵬程鶱翥氣彌高。九山霽色浮江渚,十日春風拂柳條。一曲驪駒頻喚酒,離愁楚楚正難消。
見云雷垂垂不雨悵然有作。明代。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山居二十詠 其十三 雙魚。宋代。洪適。 犀角透魚龍,石肌蘊星斗。亦有無情花,枝頭魚貫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