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貢曾稽夏禹篇,漢庭輸餉獨推賢。遐方已獻編民數,大姓應操賦粟權。
千里山河趨魏闕,一帆秋水入吳天。楓墀若聽綸音后,歸興西風白雁前。
送糧長林思器赴召京師 其一。明代。王恭。 王貢曾稽夏禹篇,漢庭輸餉獨推賢。遐方已獻編民數,大姓應操賦粟權。千里山河趨魏闕,一帆秋水入吳天。楓墀若聽綸音后,歸興西風白雁前。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樊川。清代。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貧甚戲作絕句八首 其六。宋代。陸游。 行遍天涯等斷蓬,作詩博得一生窮。可憐老境蕭蕭夢,常在荒山破驛中。
出資陽赴武岡道中二首 其二。明代。尹臺。 屢回山谷阻,時復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
吳待問之蒙城簿。宋代。楊億。 西來赴調合關繻,黃綬風塵厭九衢。祖席且同開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趨。長安車馬偏欺客,魯國衣冠肯戲儒。共憶故園歸計晚,舊游煙樹隔重湖。
題祝山人寄亭。。孫繼皋。 草玄人已去,天地此空亭。老悟生如寄,狂疑醉不醒。名題高士傳,光失少微星。猶有寒山色,依然為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