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家野王弄秋玉,流落秋亭半枝竹。君山老人何處歸,夢入瀟湘洞庭曲。
浮丘仙客五湖心,復向滄波學鳳吟。不吹玉塞梅花調,不奏青樓楊柳音。
商聲遲遲羽聲急,寒葦飛花露香入。水靈解佩撇波來,山魅吹燈倚云泣。
萬事無心一葉舟,夜寒星斗落船頭。數聲絕島魚龍曙,三弄澄潭雁鶩秋。
初聞鳳在岡,倏爾鼉吟水。天籟風泉何處鳴,落木寒狷一時起。
浮丘子,通靈仙,汗漫終懸魏闕情。曲終又欲蓬萊去,日抱云璈朝玉京。
空江秋篴浮丘鄭助教索予賦之。明代。王恭。 桓家野王弄秋玉,流落秋亭半枝竹。君山老人何處歸,夢入瀟湘洞庭曲。浮丘仙客五湖心,復向滄波學鳳吟。不吹玉塞梅花調,不奏青樓楊柳音。商聲遲遲羽聲急,寒葦飛花露香入。水靈解佩撇波來,山魅吹燈倚云泣。萬事無心一葉舟,夜寒星斗落船頭。數聲絕島魚龍曙,三弄澄潭雁鶩秋。初聞鳳在岡,倏爾鼉吟水。天籟風泉何處鳴,落木寒狷一時起。浮丘子,通靈仙,汗漫終懸魏闕情。曲終又欲蓬萊去,日抱云璈朝玉京。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避地白巖山中書懷。宋代。吳說。 胡虜憑陵甚,長驅青海邊。攜家遭困頓,憂國憤迍邅。不省歲月換,徒驚花草鮮。到頭蘇息否,灑淚問蒼天。
魚皮。清代。毛士釗。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姑蘇云鶴兄屬題畫蘭。。錢之江。 翳其性之慎獨兮,托其根在空谷兮。帝命專于南服兮,不與春榮相逐兮。眇幽懷之誰陳兮,江離杜若與鄰兮。湘累之佩可紉兮,或全我之天真兮。
題畫 其三。明代。張弼。 云杉如薺屋如蚶,詰曲溪流瀉碧潭。獨立小橋吟不盡,插天晴翠太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