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筆冢連糟丘,墨池酒泉相映流。霜毫畫酣玉薤露,云箋夜酗蒲萄秋。
黃山中人鹖冠子,身裹綠蘿著雙履。蕭灑唯應繼右軍,濩落偏能如長史。
山人草圣自豪雄,何事棲遲酩酊中。年過五十無名位,其奈蕭然滄海東。
硯屏顛倒烏皮幾,落日壚頭睡初起。向壁憑陵小吏驚,據床揮霍郎官喜。
七閩大姓五陵兒,握粟持金豈顧之。心同氣合即揮灑,歸臥山中無所為。
想當脫腕臨池處,興入寥天與神遇。深沈鐵綆鎖寒蛟,偃蹇烏藤絓高樹。
魚麗云鳥勢縈紆,疑是將軍破骨都。驂麟翳鳳何飄忽,倏忽仙游蕊珠闕。
又如祇苑說空禪,靈花歷亂迷諸天。離麗落磊千萬態,流水行云皆自然。
醒來不記濡頭墨,千尺寒濤照眼白。淮海仍傳寶晉風,長沙復見藏真跡。
黃山茆宇思悠悠,柿葉青青覆酒樓。白頭未遂中書貴,風流亦似醉鄉侯。
陳平叔醉墨堂。明代。王恭。 黃山筆冢連糟丘,墨池酒泉相映流。霜毫畫酣玉薤露,云箋夜酗蒲萄秋。黃山中人鹖冠子,身裹綠蘿著雙履。蕭灑唯應繼右軍,濩落偏能如長史。山人草圣自豪雄,何事棲遲酩酊中。年過五十無名位,其奈蕭然滄海東。硯屏顛倒烏皮幾,落日壚頭睡初起。向壁憑陵小吏驚,據床揮霍郎官喜。七閩大姓五陵兒,握粟持金豈顧之。心同氣合即揮灑,歸臥山中無所為。想當脫腕臨池處,興入寥天與神遇。深沈鐵綆鎖寒蛟,偃蹇烏藤絓高樹。魚麗云鳥勢縈紆,疑是將軍破骨都。驂麟翳鳳何飄忽,倏忽仙游蕊珠闕。又如祇苑說空禪,靈花歷亂迷諸天。離麗落磊千萬態,流水行云皆自然。醒來不記濡頭墨,千尺寒濤照眼白。淮海仍傳寶晉風,長沙復見藏真跡。黃山茆宇思悠悠,柿葉青青覆酒樓。白頭未遂中書貴,風流亦似醉鄉侯。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吳條聞來自婁東同泛舟錦峰飲于瞿園小閣。清代。侯開國。 乘興同移書畫船,名園步步許流連。松林礙日常疑雨,鳥道穿云欲上天。山勢北來當小閣,湖波南望接平田。酒闌無限滄桑感,話著開元各泫然。
寫墨竹一枝。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唐代。皮日休。 先生一向事虛皇,天市壇西與世忘。環堵養龜看氣訣,刀圭餌犬試仙方。靜探石腦衣裾潤,閑煉松脂院落香。聞道征賢須有詔,不知何日到良常。冥心唯事白英君,不問人間爵與勛。林下醉眠仙鹿見,洞中閑話隱芝聞。石床臥苦渾無蘚,藤篋開稀恐有云。料得虛皇新詔樣,青瓊板上綠為文。鳳骨輕來稱瘦容,華陽館主未成翁。數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漿漱齒空。白石煮多熏屋黑,丹砂埋久染泉紅。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須加陸逸沖。
應天長·石城花落江樓雨。五代。馮延巳。 石城花落江樓雨,云隔長洲蘭芷暮。芳草岸,各煙霧,誰在綠楊深處住?舊游時事故,歲晚離人何處?杳杳蘭舟西去,魂歸巫峽路。
題舒溪漁隱卷二首 其二。明代。張弼。 春水桃花雙鯉魚,老姜新酒付行廚。丁寧童子休輕剖,甫里先生恐寄書。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竹枯歸樵蘇,石爛棄沙礫。夷門得邂逅,綠發皆半白。追思少時事,俛仰如一夕。老矣無所為,空知念疇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釋。出門事紛紛,歸臥意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