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掖衡連翡翠城,籠煙裊霧百花明。祗謂紫薇初吐萼,忽言紅藥已敷英。
紅藥葳蕤艷盛陽,萬年春色在文昌。寧同鄴下芙蓉苑,詎比洛陽桃李場。
裁成異瓣千般錦,結就同心一樣黃。金閣披時渾是畫,綺樓臨處并凝妝。
濯枝故向鳳池上,裛露偏依仙掌傍。仙掌嶙峋對鳳池,詞郎侍直鷺鴛齊。
玲瓏玉佩花間映,飖拽羅衫葉下迷。花間葉下情無極,含笑含嬌似相識。
羞將雞舌斗馨香,欲取鸃冠并顏色。翠幕分看態轉新,朱闌斜倚不勝春。
未采孤根助靈液,聊持芳蕊贈佳人。
同院寮觀閣中芍藥作。明代。唐順之。 西掖衡連翡翠城,籠煙裊霧百花明。祗謂紫薇初吐萼,忽言紅藥已敷英。紅藥葳蕤艷盛陽,萬年春色在文昌。寧同鄴下芙蓉苑,詎比洛陽桃李場。裁成異瓣千般錦,結就同心一樣黃。金閣披時渾是畫,綺樓臨處并凝妝。濯枝故向鳳池上,裛露偏依仙掌傍。仙掌嶙峋對鳳池,詞郎侍直鷺鴛齊。玲瓏玉佩花間映,飖拽羅衫葉下迷。花間葉下情無極,含笑含嬌似相識。羞將雞舌斗馨香,欲取鸃冠并顏色。翠幕分看態轉新,朱闌斜倚不勝春。未采孤根助靈液,聊持芳蕊贈佳人。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
唐順之。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題楓谷卷為杭州喻邦相 其二。明代。王世貞。 庭葵向陽知故赤,谷楓背日亦成丹。總令心事各有寄,誰解霜風領歲寒。
挽吏部鄭侍郎。明代。陳璉。 職亞天官譽四馳,一朝捐館實堪悲。銓衡任重持公論,經濟才高受主知。玉瘞青山仙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平生功業誰能紀,墓石新刊太史辭。
春日客感。清代。李周南。 暢好晴光感不勝,遠游客等在家僧。生憎白發頻窺鏡,盼到黃昏早試鐙。久坐茶香濃似酒,苦吟詩瘦冷于冰。春來何事關情甚,兩度松楸掃未曾。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請告不允時陪巡長沙歲近除矣。。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雙禽。宋代。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寒魚伏冰池,歲暮饑爾匹。不欲遠求林,投身避羅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