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發(fā)石湖濆,暮抵太湖岸。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斷。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處昔是吳王宮。
越來溪邊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茲山中。今朝扣禪關(guān),訪古尋幽蹤。
僧言事往那能識,鐘鼓聲中度朝夕。郊臺漠漠麋鹿游,茶磨團團蔓荊棘。
不須吊古傷懷抱,且欲憑高縱吾眺。人家歷歷新郭里,川瀆沄沄胥口道。
吳江塔影昆山城,一覽因之發(fā)長嘯。天風(fēng)萬里天際來,吳王郊祀昔日登斯臺。
千乘萬騎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見山崔嵬。船來船去湖西畔,青山無言人自換。
來來去去世無窮,莫學(xué)牛山獨興嘆。
游治平寺登吳王郊臺。明代。王鏊。 朝發(fā)石湖濆,暮抵太湖岸。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斷。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處昔是吳王宮。越來溪邊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茲山中。今朝扣禪關(guān),訪古尋幽蹤。僧言事往那能識,鐘鼓聲中度朝夕。郊臺漠漠麋鹿游,茶磨團團蔓荊棘。不須吊古傷懷抱,且欲憑高縱吾眺。人家歷歷新郭里,川瀆沄沄胥口道。吳江塔影昆山城,一覽因之發(fā)長嘯。天風(fēng)萬里天際來,吳王郊祀昔日登斯臺。千乘萬騎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見山崔嵬。船來船去湖西畔,青山無言人自換。來來去去世無窮,莫學(xué)牛山獨興嘆。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xué)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xué)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jiān)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xué)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博學(xué)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xué)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xué)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jiān)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xué)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博學(xué)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回鄉(xiāng)感賦七律四首 其四 懷先嚴。。林英男。 臘梅隕后一春酸,戚戚松楸宿草寒。鯉對空庭荒六秩,歌呺四壁吊孤鸞。敲欹駑骨詩猶悔,哭白烏頭夜未殘。片霎鵑聲夕陽里,南陔無處采幽蘭。
十月二十二日晚。宋代。張耒。 黯黯東牖闇,寂寂吾廬閒。粗糲飽婦子,苜蓿無馀盤。雁急天欲雨,雞棲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寬。
苕雪與覺先弟先后寄菊數(shù)十種日涉小園聊復(fù)成詠 其四。。陳曾壽。 亦有高秀姿,亭亭滿月相。得霜乃清嚴,禁雨不悽愴。空室了無悅,得意千載上。龍章雖雋烈,天黥偶遺忘。出為一大事,甘此詩酒放。
陳五主。明代。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青蒲未了安成泣,臨海旋驅(qū)嗣主輪。獨值齊衰能啟土,始逢周盛復(fù)逡巡。云龍門外空焚錦,玉樹庭中競樂春。三閣花容誰比艷,平湖草色忽開堙。天子寺奴應(yīng)可獻,宮英文狎豈相顰。一朝王氣歸眢井,留得新聲感后人。
海蜃樓臺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艷笑驚釵燕,入骨愁絲縛繭蛾。
鎮(zhèn)日天臺春有主,小風(fēng)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瀟瀟雨,還想?yún)且粢婚牳琛?/div>
無題為映南賦六首 其五。。徐兆瑋。 海蜃樓臺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艷笑驚釵燕,入骨愁絲縛繭蛾。鎮(zhèn)日天臺春有主,小風(fēng)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瀟瀟雨,還想?yún)且粢婚牳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