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憶觀魚戲,重來送馬蹄。故人江漢客,賢主薜蘿棲。
煖日榮芳樹,晴煙小碧溪。春風二三月,定有好禽啼。
徐錦衣西園陪宴朱子禮太仆。明代。李舜臣。 尚憶觀魚戲,重來送馬蹄。故人江漢客,賢主薜蘿棲。煖日榮芳樹,晴煙小碧溪。春風二三月,定有好禽啼。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讀莊七首 其六。。程千帆。 惠施過孟諸,莊周棄馀魚。濠梁雖共游,蹤跡亦略殊。窮達與貧富,夜旦相代居。爭關夢覺間,栩栩復蘧蘧。
鳳銜杯 詠秦羽陽宮瓦。近現代。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祗河岳,還如故。閱滄桑,成今古。漳臺片瓦皆愁侶。嘆璧月仍圓,銷磨秦漢經風雨。興亡恨,誰能補。
錦溪館月夜懷黎惟仁。。歐大任。 夜久眾諠息,幽人月下吟。潮來疑澗響,家遠似山深。送客煙中屨,期僧石上琴。何由共玄度,于此長禪心。
次吳白樓卷中韻。明代。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過南墅懷寒巖二首。宋代。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病悟前書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東。徐陵元是麒麟種,天上應須見寶公。